书城管理现代工商管理
10372800000001

第1章 企业与现代企业

一、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由许多人集合在一起,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他们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并非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而是向社会提供,为满足消费者服务,这便是企业。

那么企业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总是程度不同的社会化劳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商品经济发达程度决定了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只能以氏族为基本经济单位。进入奴隶社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大批奴隶在奴隶主的驱使下进行劳动,奴隶主的庄园、作坊是其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到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一家一户的家庭和手工业者的作坊是基本的经济单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特别是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市场进一步扩展,出现了资本家出资雇佣大批工人和购买其他生产资料、以工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组织高度社会化劳动的生产经营企业。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企业才成为基本的经济单位。社会主义的生产仍然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其社会化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企业。

综上所述,企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企业发展到今天,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其生产组织形式和财产组织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现代企业。

二、现代企业的特征与类型

(一)现代企业的特征

现代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现代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具有如下特征:

1.经济性。现代企业首先是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而产生的,其本身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在特定的组织形式下有机结合而成的独立生产经营体系,企业的活动必然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或包括提供劳务等第三产业为主要内容。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这一特征,有别于政治组织、行政组织、群众组织等不从事经济活动的非经济组织(事业单位)。

2.营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经济行为的一般特征就是在于利润的极大化,即企业总是力求在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以使其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极大化。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和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现代企业只有取得利润,一方面使国家财力增长,使宏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保证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的利润极大化目标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营利性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特征。

3.社会性。现代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现代企业是一个与社会有着广泛而紧密联系的开放系统。一方面,企业的经济行为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约束和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消费习惯、文化差异和传统习俗、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等,现代企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个社会集团和个人对企业的不同要求,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物资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它对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等方面,都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企业社会,现代企业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企业的类型

1.按所有制性质分类的企业形式。

(1)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家作为所有者的一种企业形式,经济体制改革前称全民所有制企业。它的基本特点是:国家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拥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并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是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一种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生产资料归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使用和支配;企业的生产经营收入,除上缴给国家一定的税金外,其余的全部归集体所有,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

(3)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指法律规定的投资人员,在符合法定人数的情况下投资经营的、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依法成立的营利性经济组织。民营企业投资者主要是指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必须是民营企业法人,其投资者对企业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财产可以依法继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按财产组织制度分类的企业形式。

(1)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这是企业组织最简单的形式,独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企业主、管理者、工人的职责常常是由企业主一人承担。独资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对其债务负无限责任,也就是说,当企业的资产不是以清偿其债务时,企业主应以个人财产来清偿。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也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但却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2)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具有以下特征:须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合伙人为自然人;全体合伙人须订立书面的合伙协议;各合伙人须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不是法人。

(3)公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享有法人的权利,承担法人的义务。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三、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它以产权清晰为前提,以法人财产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能够较好地体现现代企业的内涵。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的资产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权相分离。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这种权利结构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予以保障,使之符合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各自的利益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有限财产责任制度、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保障上述权利结构的基本制度规范,同时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即公司管理制度。

(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参与市场经济的各个经济主体是通过市场的等价交换结成商品经济关系。因此,进入市场的各个经济主体必须明确其产权主体及界区,才可能建立真正的商品经济关系。同时,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是价格机制,而市场价格也只有在交易双方的产权主体、界区明确时才能形成。早期商品经济所要求的产权主体、界区的明确是以所有制为基本形式的,如业主制度就是以业主的个人财产来确定其市场主体身份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这时如何保证企业产权的明确,保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呢?公司制就是满足这些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公司法人制度下,出资人的原始所有权演化为股权,公司法人则获得了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人可以像业主制企业一样对公司的全部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参与市场交易。由此可见,公司法人制度的产权明晰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首要内容。

(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由于公司制企业是由许多投资者即股东投资设立的经济组织,必须充分反映公司股东的利益要求;同时,公司作为法人应当具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形成一种以众多股东的个人意志为基础的组织意志,以自己名义独立开展业务活动。公司的组织制度必须体现这些要求。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将在本书的第七章中详细阐述。

(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管理科学,即科学的、有序的、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强调,管理是科学,是生产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是要求企业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包括现代经营管理的思想、理论、技术和手段,有效地进行管理,以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的经营理念和思想;灵活的经营战略;科学完善的领导制度;熟悉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才;适合本企业特点、高效运行的组织机构的管理制度;普遍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产权制度确立了企业法人地位和法人财产权,使企业真正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进入市场。组织制度确立了权责明确的组织体系(治理结构),使企业高效率经营和长期发展有了组织保证。管理制度则通过实施现代化管理、保证企业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者是缺一不可、相互影响的整体。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是不可取的。比如管理制度搞不好,即使产权清晰了,权责明确了,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反之,只是单纯抓管理,财产关系不清楚,权责利不明确,有效的机制建立不起来,那么管理也不可能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