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好“五关”
经理人在顺境中控制不良情绪,主要应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过好“五关”。
(一)过好权力关,正确处理公、私关系
对经理人而言,“权”的心理误区表现为以权谋私。凡经理人,都拥有一定的权力。顺境中经理人要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懂得权力绝对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经理人只有运用权力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义务,绝没有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权利。少数经理人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奉为信条,以手中权力作为工具,大捞好处,甚或索贿受贿,其结果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并断送自己的前途。
(二)过好名位关,摆正职责与职务的位置
经理人工作不能为名为位。个人的职位必须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由董事会或企业最高领导层安排。顺境中经理人不要因为没有满足自己被提拔的主观愿望,就闹情绪,或者居功自傲不配合其他主要部门的工作,搞“窝里斗”。经理人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修养,始终坚持一种理念:“做好工作是自己的职责,职务安排是董事会或企业最高领导层考虑的事”。当看到别人被提拔,自己未被提拔时,要保持心态平衡,表现出淡泊名利、不计名位的高风亮节精神,并且找差距,争取再上新台阶。
(三)过好人情关,摆正“大家”与“小我”的位置
经理人在管理活动中社会接触面宽,社会活动多,加上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比较多,再加上受所谓“好人主义”影响,一些顺境中的经理人充分享受“上级护着,同级帮着,下级抬着”,沉浸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大搞感情投资,编织关系网。花公家的钱,为自己联络感情。更有甚者,拿原则做交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办事讲哥们儿义气,自然助长自负等不良情绪,对此,经理人必须提高认识,予以坚决制止。
(四)过好金钱关,摆正“义”与“礼”的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经理人信奉“金钱至上”、“金钱万能”论,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的惟一价值尺度,从不讲奉献,甚至为了金钱,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对此,经理人一定要做到:第一,不能贪。优秀经理人是致富创业的带头人,绝不以原则做交易。第二,不必贪。经理人有工资,已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可以说丰衣足食了。与普通的工人、农民比更是不错的了,应该知足。第三,不想贪。一心为民办实事。
二、走出情绪自控的误区
作为企业管理者,顺境中的经理人,有时也会得意忘形,从而陷入工作与生活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下面十个方面:
误区一:朝令夕改,优柔寡断
如果将经理人管理的整个过程比做下棋,那么各人有各人的下法,但最令人讨厌的就是“悔棋”,用朝令夕改来比喻是再恰当不过了。对顺境中经理人而言,朝令夕改其实是经理人经验主义的表现,它不但削弱了经理人的权威,而且涉及经理人及其所在企业的信誉与形象问题。即使对企业内部而言,又有谁愿意服从这种处事如此轻率、以经验主义为指导的经理人,他们在面临新问题时,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疲于待命。
作为一名经理人,一定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坚定性,培养自己的习惯。选择的培养方法甚至可以是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可以选择那种一错即败的游戏。经理人要培养自己谨言慎行,但一旦决定了的东西就不要轻易地改变,即使这种决定有点小毛病,只要不会对全局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应坚持。当然这并非要经理人“执迷不悟,一意孤行”。
事实上,顺境中经理人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还可能有这样的错误,那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顺境中经理人大多对现实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倾向,往往怕犯错误,对什么事情考虑得太多,又没有轻、重、缓、急之分,于是,经常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犹豫不决,从而使自己失去很多宝贵的机遇,反而使担忧成为现实。当然,这并非要经理人鲁莽行事,不计后果。凡事都应有轻重缓急之分,在矛盾重重时,往往要把握住最重要的方面,不要畏首畏尾。
误区二:好大喜功,沾沾自喜
“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作为一名顺境中经理人,考虑问题应该从高处着眼,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行动要从低处着手,因为即使是大事也包含着种种的细枝末节,如果不对这些细枝末节做比较深刻的研究、调查,往往凭着自己计划的条条框框拍脑袋决定问题,好的计划也必然会成为一个空壳。因此,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顺境中经理人第一件事就是对企业进行调查,寻找出问题所在,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计划或者叫思路,然后按部就班地逐个突破,这样可少走很多弯路。顺境中好大喜功的经理人所犯的错误对个人来讲,无非是“吃一堑,长一智”,而对于整个组织来讲,则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顺境中经理人的沾沾自喜也是要不得的,沾沾自喜是一种对待所取得成绩极不理性的表现,它使经理人易变得慵懒,不思进取,人们常说的被胜利冲昏头脑就是这个道理。而最可恶的是这种错误如果犯在那种“喜形于色,怨形于色”的经理人身上,其后果就会更加糟糕。这是因为如果经理人有对过去成功沾沾自喜的习惯,而且有喜形于色的毛病,那么当企业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人从经理人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这几天一把手真开心,我们还算干得不错呵。”这一来,本来紧张的工作氛围被冲淡,代之以懒散、放任的环境,效率的降低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优秀的经理人不但自己不会沾沾自喜,还会防止让他的员工沾上这种恶习。每当取得成绩,他总是敲响警钟,要大家保持冷静的头脑,所谓“骄兵必败”的道理寓于其中。从商战策略出发,沾沾自喜常常引起在竞争中失败者的愤怒,继而是卧薪尝胆,并最终打败沾沾自喜者。
误区三:角色错位,越俎代庖
如果把管理过程比做一出戏,经理人就是这出戏的导演者,而员工及其他工作人员就是演员。角色错位的意思是导演亲自当上了演员,而且扮演每一个角色。如果真的出了这种事,人们常斥之为荒谬,可是在企业管理的现实中,经理人为员工布置完任务后,千叮咛万嘱咐,员工还没有开始做这件事他便开始来检查。名为检查,实为真干;明为指导,实为越俎代庖,细细指点着员工的每一步,就好像操纵一台机器一样,结果自己指挥过度之后,员工落得郁郁不欢,真是吃力不讨好。
经理人向员工下达任务时,只要交待清楚任务要达到的效果就行了,至于如何去完成,任务的原因和背景等等都可以不做交待,留给员工一个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如果你把怎么做都讲得一清二楚,过于详细,万一发生差错,你也只好承担全部责任,久而久之,员工将丧失责任感。有很多经理人就曾深有感触地说,往往这些任务交待得越具体,完成得越一般,倒是指个方向,点到为止,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涉及管理者与一般人员的分工问题:角色分配要明细,对员工的引导和培养要注意方法。员工也是人,同样具有自尊心。对他们过分操纵是对他们工作能力的怀疑,丧失自尊心的员工将会同样丧失工作的热情。顺境中经理人往往总想一鼓作气,因此而责备员工没有热情,而实际上,使他们失去热情的往往正是经理人本人。名义上是他指挥着员工做事,实际上是他自己在做事,只是使用了员工这台机器罢了。经理人克服这个毛病的方法是彻底抛掉自己对员工工作的各种忧虑,哪怕这种行为可能引起短期的混乱,既不要让员工养成什么都依赖于经理人的习惯,也不要让自己养成什么事都插手、什么事都不放心的恶习。既然觉得这件事可以让员工去做,那就放心大胆地让他做,久而久之,员工做事也会变得成熟、稳重、富有创造力、工作热情及高度责任感。
误区四:先入为主,印象用人
顺境中经理人,不少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凭印象用人是他们在感性占上风时的反应。
凭印象用人常常使得一些巧言令色的小人有可乘之机。他们对经理人唯唯诺诺,投其所好,让经理人觉得:这个人用起来真顺。长此以往,经理人往往在自己的头脑中盘算:“A 最听话,B 不行,总是跟我作对”。在遇到较为重要的事情时,自然就会把事情交给A 做而不交给B,对于A 是否真的比B 更胜任这项工作,就不再细琢磨了。作为经理人,凭印象用人常常使自己被蒙在鼓里,重在表面而忽略事实。久而久之,每个人都想在经理人面前留下好的印象,争相投你所好,让你顿觉形势一片大好,实际上已是积重难返,众叛亲离,最后才发现坏你事的恰恰是你认为用起来最顺的人。
凭印象用人最直接的表现是以貌取人。其实,工作能力的差异与相貌没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只能说相貌好的人在某些方面较常人有一定的优势,但未必每件事情都强过他人。
经理人凭印象用人还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表现,就是当某位员工做一件事,做得比较令自己满意时,在遇到其他类似的事情时常常先入为主不假思索地考虑用他,这种行为其实是顺境中经理人懒惰的表现。他们不认真考虑员工的职责与能力的对称性,而采取先入为主,懒得找时间去仔细地分析、考察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尤其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误区五: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管理就是率领并引导企业朝一定的方向前进。既然是率领和引导,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既然是朝着一定的方向,就表明了管理工作的目的性,因为前进的方向是由前进的目标、目的决定的。每一位经理人都应有自己实行管理的计划、步骤,这就需要经理人发挥自己的才智,通过分析,科学地制定。而顺境中经理人往往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把过去的经验奉为攻无不克的法宝,他们或是不愿,或是不敢打破原有的陈规去创建适应企业新发展的东西,这种管理方式是在窒息企业的创造性,总以为现在的就是最理想的。他们把适应改革的新观念、新事物看成是“离经叛道”、不符合系统模式的歪门邪道,以至于以一个过去的成功者身份把改革创新之举视为错误加以诋毁,乱加斥责和惩处。可见,不破除保守的传统观念,很难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作为一个经理人,即使在顺境中也只有经常地对传统观念进行再认识,自觉地摆脱那些阻碍企业发展的旧的传统观念,才有可能创造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新大陆。
实践表明,顺境中经理人的固步自封给个人及企业的危害要更大一些。一些顺境中经理人之所以出现这种固步自封的反应,就因为固步自封使他们曾经有一段时间的辉煌。他们满足于已往取得的看来优秀的成果,不思进取,或者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大做文章。对企业而言,固步自封的始作俑者是经理人,经理人的满足导致了企业的不求上进。
误区六: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作为经理人,既要和上、下级搞好关系,又要和同级以及外界人士建立友好联系。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经理人需要在日常的处世中谦虚待人,切不可夜郎自大,目中无人。这种毛病是顺境中经理人最容易犯的一个管理方面的品质问题。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每一名员工都是你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理人最容易忽略的正是这一点。有些经理人轻视那些在最低层工作的员工。其实仔细想想,谁都会明白,企业所有操作性的事务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他们拥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一般经理人所无法比拟的。而经理人的自傲态度往往会赶走这些人中较为能干的,因为他们如此优秀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重视。
如果说这种态度发生在与下级的关系上危害不大,那么经理人在与上级处理关系时也用这种姿态的话,情况就会有点糟了。上级一旦发现自我存在被忽视,做法就和普通的组织成员不一样了,因为他掌握着一定控制权,因而可能会在决策与支配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自然对其所管理的部门也毫无感情可言,从而可能做出对企业与部门发展不利的决定。
另一方面,一些经理人不把那些新兴的小规模企业放在眼里,忽略了他们的竞争优势。人们常常能听到某某后起之秀将行业的“统治者”一举打翻在地,取而代之,原因可能很多,很复杂,但是,被推翻者事前对后起之秀的忽略不能不成为重要原因之一。对后起者的不屑一顾常常会引起他们的愤怒,激发出不战胜誓不罢休的心理情绪反应,由于不容易成为其他对手的攻击目标,于是可以找到太多的可乘之机,而让对方无所察觉。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本来就是一种极坏的心态,对任何个人都是这样,对经理人也不例外。有了这种心态,人们会显得十分浮躁不安,不能定下心来做实际工作,而且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往往不能实现目标。而目标的落空对夜郎自大者无疑是致命打击,他们很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所以人们说最傲的人就是最脆弱的人。经理人学做人就要做一个谦虚而平淡的人,这样对自己、对企业、对他人都有好处。
误区七:贪天之功,争名夺利
人人都有名利之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经理人不是神,也会向往名利,这也同样无可厚非。关键是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要超过“度”,不要贪天之功,争名夺利。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顺境中经理人最有条件这样做,而且可以做得非常体面。因为经理人控制着权力的按钮,稍稍一动,就会将不属于自己的功劳加到自己身上,比如,你的员工取得了一项了不起的创造性成果,你完全可以制造一种舆论:某某部门在你的带领与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奋斗取得了成果,功劳都是经理人的,而做起来又是那样的简单。那么在这里告诫你,千万不能这样干,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这样做会使你个人的威信大减,员工会视你利欲熏心,小家子气,没有君子风度,甚至会有人说你是骗子、盗窃者、掠夺者。第二,这样做对实际取得功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这种打击使他们的创造意识与积极性丧失殆尽,他们再也不会给你那样卖命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可能通过法律途径对你进行惩罚。第三,对于你的上级来说,他们最不愿意听到你竟然有如此恶习。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下级原来是个如此爱好争名夺利的人。第四,这样做,你自己心里也会觉得惭愧进而产生各种不利于自己前途或企业发展的行为意识。
优秀的经理人不会在名利面前伸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员工所获得的殊荣就是企业的殊荣,而企业的优秀,无疑折射出经理人的杰出,他们不会将功名直接揽到自己头上,他们让别人去品评此间的关系。甚至,有的经理人还将本来属于自己的荣誉分给他的企业成员,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获得成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向所有的人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从而使自己赢得崇高的威望,而他的管理工作也无疑会更加出色。
误区八:不分巨细,事必躬亲
所谓事必躬亲即经理人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抓,没有巨细之分。对这样的经理人不能不承认他的责任心,但是这种责任心太宽了却会让其他的人感到不舒服。
事必躬亲的惟一好处也许在于让人敬佩经理人的责任心,但其弊端就太多了,主要有以下几条:
(1)使组织其他成员的智慧与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为本来属于他人分内的事,经理人代劳了,阻碍了成员创意的产生。
(2)经理人事必躬亲也消耗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不利于自己集中力量对组织的全局性工作做深思熟虑的思考,结果抓了很多芝麻,却丢了个大西瓜。经理人在组织中发挥的应该是“脑”的作用,而不是“手”的作用。
(3)事必躬亲使顺境中经理人让员工产生一种不良的心理习惯,什么事都等着经理人亲自来解决,即从经理人事必躬亲到员工什么都不管,最后经理人想不管都不行了。
(4)事必躬亲会使一些企业员工产生厌恶情绪。比如,员工之间发生矛盾本来可以私了,经理人自认为应该出面进行干涉,在不了解情况下,做出不公正的判断,使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员工引起怨恨的情绪而积极性大减,影响他们的工作。
因此,经理人要真正做到有效率,千万要适度介入,杜绝在一些小事上事必躬亲这个毛病。其实治这样的病并不难,只要经理人在平时实际工作中注意适当的训练即可:
一是经理人首先要在员工中寻找得力的骨干,并不断地给他们布置任务,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至于怎么做就不要去管。当然,如果需要什么支持,经理人则要鼎力而为。
二是组织这些骨干经常碰头,让他们发现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适当方法,让他们按照这些方法去执行,经理人定期检查执行的效果,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启发。
三是经理人可以让各位骨干写出组织的工作计划,自己也制定一份,然后开会一同讨论,确定最终的计划,让骨干按照这个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策略与工作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经理人只看着计划执行的结果就可以了。
如果你能达到第三种境界,你的事必躬亲的毛病就可以说没有了。
从这三步不难发现,要杜绝事必躬亲,培养企业的骨干是相当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骨干,那么,经理人什么事还得自己去管。因此,在具体管理工作中,经理人就要注意发现并利用将才,这样自己的管理效率才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