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梦太奇:梦的品析
10358600000010

第10章 “梦鹦终悔临武朝”

——品进谏之梦

梦,本来只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活;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却往往赋予了它太多的涵义,有时甚至成为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如周朝还把圆梦的人当作正儿八经的有正式编制的朝廷官员——他们占的是奇梦,吃的是皇粮。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奇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占梦者的社会地位日趋下降,几乎混同于三教九流,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神气。但是关于奇梦的故事仍然在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皇帝都自视甚高,除了弱智和稚子,大都以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如商朝的纣王,大家都知道他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可有几个知道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知识多得)足以距谏,言(能言善辩)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自己之)能,高天下以(自己之)声,以为皆出己之下(都不如自己)”?正因为如此自负,他们往往听不进去利国利民的谏言。“伴君如伴虎”,敢于进言的人在历史上没有几个有好下场,譬如著名的唐太宗和魏征,一个敢谏一个善纳,那可是帝王的表率!可有几个知道唐太宗曾经因受不了进谏而几乎气得要杀了这个“田舍翁”?甚至魏征死后,唐太宗还砸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尚且“享受”到了“千古一帝”的如此“待遇”,在其他胸怀更小的君王面前,更没有几个敢像海瑞一样敢带着棺材进谏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忠直之士之所以和并非不可救药的帝王发生矛盾和冲突,甚至造成一些灾难性的后果,未必和他们的进谏方式无关。在古代,就有一种特殊的进谏方法,就是借梦进谏,从实际效果看,可谓屡试不爽。这样的好处是把帝王的面子留足。比如西汉贾谊,曾经以周文王梦中答应一具无主的枯骨葬以王礼,醒后果然实行了为例,以进谏汉文帝要讲信用。

在这些借梦进谏的故事里,有的是借发问者的梦进谏,有的则是以自己的梦进谏,二者异曲同工。

晏子谏齐景公

齐景公(?—公元前490年)是个长命君王,他的故事有许多是和晏子联系在一起的。晏子是个大家熟知的能言善辩的幽默大师,他的进谏常常是“借梦发挥”。

齐景公继位之初,尚有奋发之志,在晏子等的辅佐下,国势日增,敢于和大国晋国争霸,甚至把晋国的铁杆小兄弟鲁国成功地拉过来了。但是,后期的他志得意满,大造宫室,日渐奢侈,民怨沸腾,所以《论语》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批评他没有德业,不恤百姓。

据《晏子春秋?外篇第七》记载:一天,“景公梦见彗星”。

次日,齐景公赶紧召晏子垂问。齐景公为什么这样慌张?原来,齐景公说:“寡人听说:有彗星者必有亡国。夜里,寡人梦见彗星。我想召占梦者占卜它。”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曾经说:“彗星有四个名字,一名‘孛星’,二名‘拂星’,三名‘扫星’,四名‘彗星’。其形状不同,为祸却一样。它出现不过三月,必有破国、乱君、伏地而死无辜之人。余祸不尽,就会出现饥旱、疾疫之灾。”原来,彗星有类似扫帚的尾巴,所以被人们称为“扫帚星”,它的出现是一个意味着破国乱君要死人的凶兆!

晏子早就见不惯他的言行了,趁机回答:“您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谏。兴事不断、赋敛无厌。劳役百姓唯恐用不完。万民怨恨。”他甚至恐吓齐景公,再这样下去,“茀星又将见梦,奚(何)独彗星乎?”

所谓茀星,据《隋书?天文志》称:“在东南,本有星,末类茀,所当之国,实受其殃。”看样子,它比扫把星还要厉害!

《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有所不同,齐景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6年),有彗星出现在天上。景公坐于柏寝时,不由悲叹道:“堂堂!谁将拥有江山呢?”群臣皆泣,唯有晏子发笑,景公大怒。晏子解释说:“臣笑群臣阿谀奉承的功夫很厉害。”景公忧心忡忡地说:“彗星出东北,就在齐的分野,寡人深以为忧。”晏子却说:“您一向高台深池,赋敛唯恐不得,刑罚唯恐不胜,茀星都快出来了,还怕彗星干吗?”

景公问:“可以禳除吗?”晏子回答:“如果神可祝而来,当然也可禳而去。百姓的苦怨数以万计,而您只令一人禳之,怎么能堵众人之口呢?”此时的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这分明是齐国将亡之兆。大家为什么这样悲观失望?原来,齐国出了一个“鹊占鸠巢”的外来户。

后来篡齐的是田氏(旧君为姜子牙的后代,姜姓),始祖陈完是陈国的公子,齐桓公在位的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完因内乱逃到齐国,并改姓为“田”。从此他在这里落地生根。到了第五代田桓子(田无宇)时,“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

以前晏子因田氏的势力渐大,曾经数谏景公,而景公根本不听,完全不知“和平演变”的到来。景公九年(公元前539年),景公派晏子出使晋国,请求一名女子为后。订婚后,晏子与叔向私下说:“齐国之政终将归于田氏。”他的理由是:“田氏虽无大德,假公济私,有德于民,民爱之”(英雄所见略同:叔向对“三家分晋”也做了预言)。此次齐景公趁晏子出使之机为家贫的晏子修了新房,晏子回国后请求撤毁新房,齐景公不同意,最后晏子还是通过田桓子帮他说话才同意了,可见此时的田氏开始说话很有分量了。

第六代田釐子(田乞)事齐景公为大夫,他是个厉害的角色,颇有智谋。他为了广揽人心,收赋税时,就特意以小斗收,大斗出,由此田氏很得齐国百姓之心,宗族日益强盛,而景公不禁。

齐景公在听晏子说一旦政权失落也必定是田氏所有时,就问该怎么办?晏子说:“只有依靠礼法。”齐景公也无可奈何,说:“说得好,可是我无法做到了。”

公元前500年晏子死后,田氏更是无法遏制。公元前490年秋天,齐景公去世。临死他命国惠子、高昭子立了年少、母贱、又无良行的姜荼(晏孺子)。以前齐景公非常疼爱姜荼,有一次两人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像牛一样让姜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还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这就是“孺子牛”的来历)。

田釐子善于当两面派,他伪事国、高二相,每次上朝都要陪乘,但他对二相和诸大夫极力挑拨。六月,田釐子等带兵入公宫攻高昭子,高昭子被杀,国惠子奔莒。田釐子派人到鲁国召公子姜阳生,是为悼公。悼公入宫,迁出晏孺子,不久杀了他。悼公既立后,田釐子担任了一人之下的国相,自专齐政。

齐悼公被大臣鲍牧弑杀后,齐简公立,公元前484年,田釐子去世,儿子田常(田成子)继续把老爹大斗出贷,小斗收回的功夫发扬光大,效果相当理想——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老婆婆采芑菜啊,把它送给田成子!)齐国的人心都给他归拢了。田常的手下杀了齐简公,“齐国之政皆归田常”。自此,姜氏齐国被田氏取代已经是无可怀疑的了。公元前386年,田和被立为齐侯,列于周室,开始了战国七雄之一田齐的元年。

侏儒梦灶君谏卫灵公

据《韩非子?说难》,弥子瑕是卫灵公十分宠爱的漂亮男宠。有一天,弥子瑕听说母亲得了重病,居然目无卫灵公,也不怕遭受法律规定的断足之刑,连招呼都不打,就私自驾着卫灵公的马车出宫探望母亲去了。但出乎大家预料的是,当卫灵公得知消息后,非但不怒,反而大声赞叹道:“多么孝顺的人啊,为了母亲甘愿冒这等危险!”

又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游园,看见桃子初熟诱人,弥子瑕就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口,把剩下的递给了灵公。灵公几口便将桃子吃下肚,还洋洋得意地说,弥子瑕是怕桃子不够熟,所以先替他尝尝是否酸涩的,乃是关心自己的表现。后来这种“私车”、“分桃”就成为同性恋的代名词。

然而美人难免迟暮,大概弥子瑕此时也是年老色衰了,当他被卫灵公疏远后,这些行为就成为卫灵公对他秋后算账的证据——这个家伙,以前居然不请示就狗胆包天私驾专车;还把吃剩不要的桃子塞到我手里……得,好坏都是卫灵公说的,于是弥子瑕自然失宠了。

雪上加霜的是,还有一个“灶君之梦”的故事给了弥子瑕致命的一击。因为卫灵公宠爱他和宦官雍疽(“疽”就是痈疡之类的疾病,顾名思义就知道其为人,也即“雍渠”),两人就上下其手蒙蔽卫灵公,使下情不能上达。贤臣蘧(qú)伯玉达却不被任用,卫国的忠臣大夫史鱼多次力谏,卫灵公就是不听。史鱼重病临死,遗憾地对儿子说:“我要死了,到时候就在内室治丧吧。我不能成功举荐蘧伯玉,不能成功罢免弥子瑕,说明我不能纠正君王。生前不能正君,死了就不应当在正堂办丧礼(成语“寿终正寝”里的正寝,就是停尸在正堂,以示尊重),我不配享用正寝,这种处理对我已经足够了。”

这个蘧伯玉是个品德高尚、才能突出的人,孔子能瞧得起的,于齐是晏婴,于郑是子产,于卫就是蘧伯玉几人而已,孔子先后几次到卫国,多是居于其家。所以史鱼“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孔子因此赞不绝口:“耿直啊史鱼!国家有道,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还像箭一样直。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有道,就出来当官;国家无道,就把本领珍藏起来!”

有个侏儒杂技艺人见不惯二竖弄权,就巧妙地对卫灵公说:“昔日臣梦见君”(《战国策》)。卫灵公问:“你做了啥梦?”艺人回答说:“梦见灶君。”卫灵公听了愤然作色说:“胡说八道!我听说,见到了人君,就会梦见太阳。现在你说梦见了灶君却说梦见了我,真是岂有此理!如有道理可说,那就算了,没有道理可说,就判处你死刑!”

艺人巧妙地回答说:“太阳普照大地,任何东西也遮蔽不了。而灶,就不同了。在灶口烧火,有人遮住了火,后面的人就烧不到火。我现在很怀疑,有人也像在灶口遮火一样蒙蔽君王啊,因此我梦见了灶君。”卫灵公听后,懂得了他的意思,说:“很好。”于是就废黜了雍疽、弥子瑕,而任用了司空狗(即史朝之子史苟),马上把蘧伯玉升为国卿,把史鱼的灵位迁到正堂,办完丧礼,这才离开。蘧伯玉因此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晋国权臣赵简子原本想伐卫,派人到卫国侦视,听探子说“蘧伯玉在卫国当政,不可以加兵”后马上就取消了攻卫计划。侏儒杂技艺人的进谏取得了圆满的效果。所以《淮南子?泰族训》里称:“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罗注:红字删去,重复)韦孟的进谏诗

西汉的韦孟是楚元王的老师,还辅导了其子楚夷王刘郢客及其孙、荒暴的刘戊。韦孟在刘戊作乱前,曾经做诗讽谏他,然后辞官迁家至邹(今山东邹城),在邹作其诗曰:

我即仙逝,心存我旧。梦我渎上,立于王朝。

其梦如何?梦争王室。其争如何?梦王我弼。

… (《汉书》)诗中他化身为楚王刘戊,在梦中也不忘争权夺利,以警告他不要轻举妄动,不然就会引火烧身。不幸的是,这个不可救药的刘戊鬼迷心窍,在汉景帝二年,薄太后去世,举国服丧时,不尊礼数,在服丧期间依然花天酒地地饮酒享乐,被人告发。汉景帝念及堂兄弟之情,未听诛杀刘戊的建议,但下旨收回东海郡。刘戊遂与吴王刘濞通谋反叛,其相张尚、太傅越夷吾等劝谏不听,他还杀了二人。开始叛军气势汹汹地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还逼迫汉景帝杀了主张削藩的御史大夫晁错。但是,汉景帝起用了名将周亚夫,叛军不久兵败,吴王逃走,被迫自杀。韦孟借梦作的进谏诗,不可谓没有先见之明。

田千秋谏汉武帝巫蛊之祸

历史似乎有一个规律:越是雄才大略的人,到了晚年,似乎越糊涂、越猜忌,如曹操、唐太宗、朱元璋、康熙等等,真是“算来算去算自己”,汉武帝也不例外,因为他们到死也不愿放弃权力。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几。”对于今天中国版图的形成,汉武帝功不可没,这是他引以为傲,欲与秦始皇一比高下的成绩。殊不料,这同时也正是他悲剧的来源。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的一天,汉武帝昼寝,“梦木人数千持杖欲击上(汉武帝),上惊寤”(《资治通鉴》)。这个致许多人死于非命的奇梦颇有来历。中国古代有一种巫术叫“巫蛊”,包括诅咒、射偶人(射击或针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总之就是让诅咒的对象不得好死。这当然是一种迷信,可当时的人们就相信,历代朝廷都认为这是不和谐因素,大力严禁。汉武帝时,就经历了失宠的陈阿娇(“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利用“巫蛊”之术诅咒得宠的卫子夫的大事,事发,陈阿娇被废黜。现在风水轮流转,祸害到了皇后卫子夫和她的至爱儿子、太子刘据身上。

刘据似乎和汉武帝是两种人,武帝雄烈,刘据平柔;武帝峻法,连当他的丞相都是随时会掉脑袋的“没有前途”的职业,刘据却反对他苛捐杂税。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武帝越来越认为他不像自己,对他渐渐冷淡了。不幸的是,此时“巫蛊”之风很盛,许多方士及各种神巫多聚于京师,都以旁门左道来迷惑大众,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度厄,常常在屋里埋下木人祭祀。有妒忌对方的,互相攻讦对方诅咒皇上。汉武帝大怒,大开杀戒,所杀的后宫延及大臣,死者可达数百人。越怕鬼,越有鬼,他心里有疑,就做了那个怪梦,于是身体和精神都不好,每况愈下。

而以贫民起家的酷吏江充正在得势。那些行“巫蛊”之人就是他带头去抓的。他和太子及卫子夫有隙,一次,太子的家臣在御用的驰道上违禁行走,被江充发现,太子苦求宽恕不得,还被报告了汉武帝,自此双方结下了怨恨。

江充见汉武帝渐渐年老,恐他死后被继位的太子所诛,就想陷害太子,改变未来的皇帝。他就阴行奸计,说皇上之病是巫蛊为祟的缘故。于是本来就有此疑心的汉武帝就以江充为使者,大治“巫蛊狱”。江充率领一些胡巫到处掘地三尺寻找木(土)偶人,逮捕那些行巫蛊的人以及夜里祭祀的,反正他们都会有证据(因为他们自己就会放一些进去,贼喊捉贼)。然后收捕拷治,以烧铁钳灼,逼供服之,受不了这个苦的小民又以巫蛊互相诬告,于是京师、三辅等坐死的前后达数万人。其中,丞相公孙贺(卫子夫姐夫)也受到牵连,死于狱中。

这时候,汉武帝已经是65岁了,昏聩的他疑神疑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怀疑左右皆被“蛊祝诅”;反正不管是真是假,没有敢为他们伸冤的。对太子尤其不利的是,他的异母小弟刘弗陵,是得宠的钩弋夫人所生,汉武帝最喜欢这个小儿子,经常夸耀刘弗陵像自己,有取代太子之意。

江充明白汉武帝之意,就通过胡巫说:“宫中有蛊气,如果不除,皇上终不会病愈。”汉武帝甚至让江充入宫,在禁省里把御座都破坏了,以掘地求蛊;汉武帝又让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帮助江充。江充狗仗人势,先整治那些后宫里很少被汉武帝所幸的夫人,然后轮到皇后、太子宫里,胡乱挖得沟壑纵横,太子、皇后连安放一张床的地方都没有。江充捣鼓了一阵,说:“在太子宫挖得木人尤其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陛下。”

太子听说了,心里很惊慌,问少傅石德怎么办?石德也害怕作为师傅一起被诛,干脆对太子说因为江充故意造难,太子无以自明,可以伪造圣旨收捕江充等下狱。太子先是不敢,准备往甘泉宫申冤,而江充看管太子甚急。

“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太子无法,遂从石德之计。七月壬午,太子派人诈称使者,收捕江充等人。韩说怀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被杀。太子派人向百官说江充造反,亲自临斩江充,大骂他离间父子,又在上林苑的林中把胡巫作了“烧烤”。但是,御史章赣被砍伤后跑掉了。

太子派了一个名叫无且的舍人持节在夜里进入未央宫殿长秋门,通过长御(皇后宫内宫女之长)名叫倚华的告诉了卫皇后,调发宫中的厩车载上射手,发出武库兵器,征发长乐宫卫卒。这时苏文逃归甘泉宫,说太子不轨。汉武帝倒是明白:“太子必是害怕,又忿江充等人,故有此变。”他派使者去召太子。使者怕死,不敢去,在外面晃了一圈就回报:“太子之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汉武帝大怒。

京城里,丞相刘屈氂闻变,慌忙逃走,狼狈得丢失了其印绶,派长史上报。汉武帝问:“丞相在干什么?”回答是:“丞相掩盖,未敢发兵。”汉武帝大怒,就赐丞相一封玺书下令镇压。汉武帝从甘泉宫赶到了城西的建章宫,诏发兵将。太子也放出长安城里的囚徒,命石德和宾客张光等分别率领;又派长安的囚犯叫如侯的持节调发在长水及宣曲的胡骑,但侍郎马通出使长安,捕杀了如侯,引胡骑入长安。

太子召护北军使者任安,任安拜受了赤节,却闭门不出。太子只得引兵而去,驱四市之人数万人到长乐宫西阙之下,逢上丞相刘屈氂率领的军队,双方大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民间皆说是太子造反,所以老百姓不附太子,丞相的附兵渐渐多了,于是太子兵败出逃,卫皇后也无奈自杀。

太子逃到湖县一个农夫家,因农夫家贫靠卖鞋为生,就想向一个旧友求救,因此泄露了行踪,太子在官吏前来捕捉时上吊自杀,两个皇孙也一起死了。

但是,壶关有个叫“茂”的不怕死的三老上书,说是江充离间汉武帝父子,汉武帝这才慢慢醒悟过来,但还是封了捕捉太子的官吏为侯。

汉武帝一查,终于知道“巫蛊”果然不实。他这才知道太子是被冤枉了。这时,高寝郎(供奉汉高祖陵寝的小官)田千秋为太子鸣冤:“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汉武帝就大感醒悟,召见田千秋。这个田千秋长八尺有余,体貌甚丽,汉武帝一见他就感到愉快,表扬他:“父子之间,是别人所难发言的,您却独能指明其不然。这是高庙神灵派您来教我的,您当为我的辅佐。”马上就拜为大鸿胪,数月,又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田千秋没有其他的才能学术,又无伐讨的功劳,只是因一句话仅用了旬月就当上丞相并封侯,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事情。汉武帝族灭了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为太子平反,他又悲怜太子无辜,就修了“思子宫”,做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县,天下的人听说了,都感到悲伤——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卫太子虽死,但是后来的汉家江山还是他后代的。刘弗陵继位,即是汉昭帝,由霍光辅政。汉昭帝死后,霍光先立藩王刘贺,刘贺自己不争气,被霍光所废,再立刘病己为帝,即汉宣帝。汉宣帝就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当时他还是婴儿时就受了此案的牵连被投进死牢,因有人说长安的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命令处死所有犯人,幸好被典狱官邴吉据理力争,保住了刘病已的性命。汉宣帝是历代唯一一个继位前坐过监狱的皇帝,他从民间来,知道民间疾苦,所以实现了汉朝中兴。

狄仁杰谏武后二梦

武则天注定是唐家的冤家。并不嗜杀的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借故杀了在玄武门值班的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人李君羡。因为这时太白金星屡次在白天出现,太史占后说:“女主昌。”民间又流传一句《秘记》的话:“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恰好他在宫中与宴请诸武臣行酒令时,得知李君羡的小名是“五娘”,以李君羡的官名、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借故杀了他。

李君羡是冤死了。唐太宗还不放心,又密问太史令、著名的星相学家李淳风:“《秘记》所说的事情,真的有吗?”李淳风的回答让他心惊胆战:“臣仰看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陛下亲属,自今不过30年,当称王天下,大概会杀尽唐家子孙,其征兆已成了。”唐太宗欲尽杀疑似者,李淳风对他说这是天命,人不能违。历史似乎验证了这句谶言——武则天建立(武)周篡夺了李唐!和“亡秦者胡也”一样,谁也没有料到大祸起于萧墙。

武则天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是武士彟的次女。武士彟青年时期曾经卖过豆腐,后因经营木材大富,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创业,成为大唐的开国元勋。据武士彟说他自己曾经做过一个奇梦,梦中李渊骑着自己登天抚弄日月,其投机和献媚之功连李渊都忍不住说他谄媚太过了。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14岁的武则天美丽聪明,还有才华,就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在她20岁时,李治被立为太子。过了三年,太宗病重,国政都交给太子李治处理。于是比她小四岁的太子李治隔日听政,朝罢后,入侍药膳,开始和武则天有了接触,大约在此时两人就打得火热,产生了“姐弟恋”(严格说是不伦之恋)。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高宗李治即位。没生皇子的武则天只好去感业寺做了尼姑。次年太宗忌日,唐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旧情人后两人都伤感落泪。高宗失宠的王皇后得知两人互泣后暗示武氏留长发,并劝皇上接其回宫以夺萧淑妃之宠,武则天这才得以再度入宫。她牢牢地抓住了机会,回皇宫后低声下气,获得了宫人的口碑。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冬,生下长子李弘,这是她政治飞黄腾达的起点,她因此被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两败俱伤的王皇后、萧淑妃都被废为庶人,32岁的武则天母仪天下。十一月,武后以残酷的手段处死政敌王皇后、萧淑妃。次年正月,降原太子李忠为梁王,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由于唐高宗有病,渐渐地由武后天处理部分政务,从此她参与朝政,威势大增。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十二月,以西台侍郎上官仪为首的一些大臣谋废武后失败下狱被杀,废太子李忠赐死。从此以后,高宗视朝,武后垂帘于后,中外称之为“二圣”。武后在高宗去世后,更是一言九鼎。她屡次废立太子和皇帝。

先是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24岁的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接着次子李贤被得“二圣”所信任的正议大夫明崇俨(传说他能够召鬼神)挑拨离间,又有宫人悄悄地流传他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所生,武则天还作书以责他的贪玩好耍,李贤更加不自安。公元679年明崇俨被盗贼所杀,武则天怀疑这是李贤指使的,就派自己提拔的裴炎等提审,搜查东宫时,在内部马坊搜得“造反铁证”皂甲数百领,于是李贤“被造反”废为庶人;后被逼自杀。

在李贤被废的第二天,第三子李显就被立为太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死后他继承帝位,即唐中宗,改元嗣圣。他一上台,就目无武则天,自作主张想让才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的岳父即韦后之父韦玄贞做侍中,还想给自己乳母之子一个五品的官职,但遭到了辅政大臣中书令裴炎的反对。中宗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就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怒不可遏,马上废黜中宗,封庐陵王,迁均州,又迁房州。

武则天在废中宗的同月就立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但武则天仍命他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都由自己处理,李旦完全是个傀儡皇帝。

武则天当了太后,依然不满足,她要创造历史!果然,在多事之秋的公元684年,二月中宗被废,睿宗称帝;三月,武则天逼故太子李贤自杀。九月改元光宅(本年的第三个年号)。她所改甚多:旗帜皆从金色;八品以下的官员,旧服青色的改服碧色;改东都为神都,宫名“太初”;又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左、右相,……下一步她还要改什么?不言自明。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大力培养武氏后人,还立武氏七祖宗庙——古代只有天子才能建七庙,这是赤裸裸的皇帝行为,裴炎劝谏不成,反而深深地得罪了武则天。

因诸武用事,李唐宗室人人自危,公元684年就爆发了著名的徐敬业反叛,裴炎也劝她归政。这下可把武则天给惹恼了,新账、旧账一起算,把他给杀了。武则天以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带兵30万讨伐扬州,仅用了一个多月就镇压了叛乱。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复政于皇帝。睿宗知她不是诚心,坚持推让;武则天就顺水推舟再次临朝称制。垂拱四年(公元688年)七月,韩王李元嘉、越王李贞带头造反,不料比徐敬业造反更不如,仅仅17天就失败。武则天趁机以此案对李唐宗室大加屠戮,包括她心爱女儿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几乎一网打尽,完全印证了李淳风的谶言!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四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石头:“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其实,这是武承嗣造的假。武则天大喜,为此,她还花了数万人、十个月的时间以和尚情夫怀义督办修建了三层的明堂,还独出心裁地创造了新字(其中,代表日月当空的“曌”就是最著名的一个)。在“疯狂的石头”的召引下,公元689年,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并改元载初。

此时不甘寂寞的和尚道士也赶来凑热闹。公元690年东魏国寺和尚的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宣扬她是“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这鬼话特受青睐,武则天特令颁于天下,使天下都知道“醉翁之意”。九月初三,侍御史傅游艺(说起他,你一定不会陌生的)率关中百姓900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百官及帝室宗戚、和尚各色人等六万多人又请改唐为周。识时务的唐睿宗也自觉地上表请求母后荣登大宝。

九月九日,67岁的武则天终于水到渠成地称帝,改元天授,国号由“唐”改“(武)周”。可怜一代煌煌唐朝竟然悄无声息地就“紫宸易主”,暂时灭亡了——是被篡国,而且还是被一个女人篡国!为了巩固统治,武则天严刑峻法,任用酷吏,大批的朝臣遭到屠杀。高压之下,天下一时噤若寒蝉。但武则天同时也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耕,发展经济,执政很有一套,政局渐渐平稳。

武则天虽然破天荒地当了女皇帝,但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女人身份,皇嗣问题让她犹豫不决。虽然她有原皇帝李旦为皇嗣(非太子),但有了武承嗣(武元爽生)、武三思(武元庆生),情况就非常复杂了——她如果立李家后人,自己又何必辛辛苦苦建立“武周”?可交给武家的武承嗣、武三思,自己又非他们的直系亲属,何况还和他们的父亲有怨?

武承嗣为武则天的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许多所谓的祥瑞都是他伪造的,包括那个洛水石头等。中宗被废后,武承嗣又大造舆论,说“武氏当有天下”,看似他这是在对武则天表忠心,其实这里面有他极深的心机——他想当皇太子,所以才极力向武则天建议“去唐家子孙,诛大臣不附者”。

早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武承嗣就开始觊觎太子位,为了扳倒太子李旦,实现自己的太子梦,武承嗣绞尽了脑汁,甚至极力讨好武则天的男宠怀义和尚和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不惜卑躬屈膝争着为二张兄弟拿马鞭。武则天心里向着武家的人,所以几度犹豫。武承嗣趁热打铁,暗地指使凤阁舍人张嘉福唆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由于宰相岑长倩、格辅元的竭力反对未果,武承嗣就指使酷吏来俊臣诬陷岑、格等数十人谋反致死。

武承嗣又再安排王庆之与武后见面,当面向太后讲述他的“武姓太子”理论。武则天觉得有理,就给了王庆之一个特别的宫廷通行证。从此,他就经常进宫在武则天耳边为武承嗣吹风。可是“物极必反”,王庆之不停地聒噪让武则天不胜其烦,她就令凤阁侍郎李昭德责问王庆之,原意是让他闭嘴,孰料李昭德命手下杖杀了王庆之。

尽管未得立太子,武承嗣依然受到无人可比的重用,到了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元旦,在万象神宫(明堂)里举行的隆重祭祀,武则天竟然以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可见此时李旦的位置已经是危在旦夕了。一些拥李的大臣忧心如焚,李、武两派展开了激烈的生死交锋。此时甚至有人诬告李旦谋反,直到太常寺乐工金藏当众以佩刀自剖其胸,五脏皆出,以此证明李旦不反,武则天这才不怀疑其实很懦弱的李旦。

公元698年,距第一次明目张胆地夺太子位七年之后,忍耐不住的武承嗣、武三思再次营求为太子,武则天犹豫未决。而以“桃李满天下”闻名的狄仁杰也在为恢复李唐努力,坚持非庐陵王不可。左右为难之时,一天,武则天不解地对狄仁杰说:“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新唐书》)双陆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相传从天竺传入中国的赌博娱乐方式。这时,狄仁杰与大臣王方庆异口同声地回答:“双陆不胜,是无子的原因。这不是上天把它的意思告示陛下吗?太子是天下之本,本一摇,天下就会危险啊。”他们借梦劝道:“姑侄与母子谁更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若武三思立为太子,宗庙里是不会祭祀姑妈的。”

在《资治通鉴》里,还记载了武则天的又一个奇梦,她对狄仁杰说:“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狄仁杰回答:“‘武’,陛下之姓;‘两翼’,陛下的二子。陛下起用二子,则两翼就会振作。”在狄仁杰的巧妙回答之下,武则天终于明白了何去何从。而二武兄弟气得屡次设计要杀狄仁杰。

最令武家兄弟意外的是,他们极力奉承的张易之兄弟眼见武则天垂垂老矣,为了以后的安全,就向狄仁杰问自安之计,狄仁杰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二人深以为然,时不时地就在武则天耳边吹吹“枕头风”。于是,武则天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断。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三月,武则天托言已经在外长达15年的庐陵王李显有病,密诏将他接回洛阳,中外大悦,均知天下有望。八月,深恨不得为太子的武承嗣绝望病死。皇嗣李旦也明白了武则天的意思,坚决请求逊位于庐陵王。武则天便顺水推舟答应了李旦的请求,降其为相王,定李显为太子,大赦天下,这意味着大唐的复兴已是势不可挡。在狄仁杰所推荐的80岁的宰相张柬之的鼓动下,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神龙政变”,武则天无奈归政。就这样,唐中宗李显重新复位,改国号为“唐”。

奇梦小故事 朱元璋因梦放囚(《明史》)

公元1364年元旦,朱元璋(明太祖)称吴王,刘基为太史令,上《戊申大统历》。因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这是预示灾难),他请朱元璋下诏罪己。又因大旱,刘基又请朱元璋决滞狱。朱元璋即命刘基平反,雨随即而下。刘基又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一次,朱元璋正欲杀人,刘基请问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刘基说:“这是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投降。朱元璋大喜,把囚犯交给刘基放了。

日有思夜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