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
10345200000081

第81章 颈椎病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证,又称颈椎综合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60岁之间的成人,男性较多于女性。病变主要累及颈椎椎间盘和周围的纤维结构,伴有明显的颈神经根和脊髓变性。这类患者轻则常常感到头、颈、肩及臂麻木,重则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

(二)病因病机

颈椎位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其活动度较大,又须支持头部使之保持平衡,故颈椎容易发生劳损,尤以下部颈椎即颈5~6为甚。由于颈部长期劳损,其椎间盘组织以及骨与关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附近的神经、脊髓、椎动脉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其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而致的整个颈椎和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是颈椎病的主因。

2.慢性劳损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最大限度的活动。包括有以下几方面。

(1)睡眠的不良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会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调,而波及椎管内组织,加速退变过程。

(2)工作的姿势不当: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的,虽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如文秘、计算机员、会计、公务员,电子行业员工、教师,大中专学生等。生活中长时间打麻将、看电视亦可造成。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可加重颈椎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下进行,一旦失手造成外伤,则后果更加严重。

3.头颈部外伤颈椎病患者中有半数病例与外伤有直接关系。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意外:除造成骨折脱位外,突然刹车而致的颈椎损伤。

(2)运动性损伤:运动员在竞技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工作与生活中的意外:突然使颈部过度前屈、后伸及侧弯。

(4)其他意外:不得法的推拿、牵引等。

4.咽喉部炎症当咽部及颈部有急慢性感染时,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5.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管内径与颈椎病发生有直接关系,椎管狭小者,当受外伤,甚至轻伤时也易发病。

产生颈椎病的最初病理变化为颈椎间盘变性,由于它的变性,可使纤维环、髓核突向韧带下方而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骨间分离,形成韧带一椎间盘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撕裂与血形成间隙血肿,随着血肿机化和钙盐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椎体前缘骨刺。由于间盘变性,还可导致其耐受压力和牵拉力能力减低,因而相应地出现椎间隙变窄,关节突关节错位或重叠,椎间孔上下变小,相邻椎体间稳定性减少,继而出现小关节、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骨化等。此外长期慢性劳损、外伤、炎症及畸形等都会诱发和加重刺激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上述这些病理变化,都会因发育性椎管狭窄而加重。

(三)临床表现及分型

本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并可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可致肢体软弱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则可出现头晕、心慌、心跳等相应的临床表现。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依病变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轻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症状有的可以自行减轻或缓解、亦可反复发作;个别病例症状顽固,影响生活及工作。根据具体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五种类型。具体如下。

1.神经根型颈椎病此型颈椎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起病缓慢,多无外伤史。但是当头部受到各种原因的外伤时可诱发本病。主要症状如下:

(1)颈项、肩背部疼痛:疼痛有一定特点。隐痛、酸痛并不剧烈,颈项部板滞不舒,少数病人感到刀割样痛。疼痛影响睡眠,特别侧卧时更明显,因此侧卧感到上面上肢酸痛麻木。刚起床症状特别明显,疲劳后症状加剧。疼痛大多在一侧,双侧少见。

(2)放射痛:疼痛可向头部、眼、耳后、脑后、胸臂部、患侧上肢放射。

(3)手指麻木、触电感或手部感觉冷,晚上特别明显,运动后加重。

(4)颈部活动受限。

(5)患者上肢沉重、无力,有时所持物体掉落。

2.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上根据压迫物位于脊髓的中央还是偏于一侧可分为单纯脊髓型和脊髓神经根混合型。其临床症状有:

(1)上肢症状:出现于一侧上肢或两侧上肢的单纯运动障碍,单纯感觉障碍或者同时存在的感觉及运动障碍。

(2)下肢症状:出现于一侧下肢或两侧下肢的神经机能障碍。

(3)偏侧症状:出现于同侧上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

(4)交叉症状:出现于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的感觉或运动障碍。

(5)四肢症状:出现于四肢的神经机能障碍。

(6)头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或头皮痛。

(7)骶神经症状:表现为排尿或排便障碍。

3.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椎动脉受压,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相应症状。

(1)椎动脉供血不全的典型症状: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耳鸣、耳聋。

(2)猝倒。

(3)脑干症状: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落地。

(4)枕部跳痛。

(5)发作性昏迷。

4.交感型颈椎病主要因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压,而产生症状。根据具体压迫的情况,可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①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

②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眼窝胀痛、眼目干涩、视野内冒金星等。

③心跳加快、心律紊乱、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等。

④肢体怕凉怕冷,局部温度偏低,或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加重。

⑤发汗障碍。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有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等。

5.混合型颈椎病上几型颈椎病,两种或多种相杂出现。

(四)诊断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两条:

1.临床表现与X线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X线片上尚未出现异常者,应在排除其他疾患的前提下,诊断为颈椎病。但对临床上无主诉与体征,而在X线片上出现异常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可对X线片上的阳性所见加以描述。

具体为哪一型颈椎病,可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五)治疗

目前,国内外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两大类。我国多采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治疗颈椎病,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疗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花钱少、痛苦小,很受欢迎。只有极少数病例,神经、血管、脊髓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或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才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有手法治疗、中西药治疗,颈部围领、颈枕、颈椎牵引,局部封闭、理疗、针灸及功能锻炼等;手术疗法则有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椎体间植骨术,骨刺切除术,椎动脉减压术等。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

(六)预防

颈椎病现尚无根治方法,临床只能通过治疗缓解症状。所以,其预防就显得极为重要,具体如下:

1.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

2.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3.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4.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5.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6.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7.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8.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9.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10.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百会、风池、天柱、肩井、肩外俞。

2.定位

百会——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风池——在枕骨粗隆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

天柱——在哑门穴旁约1.3寸。

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高处。

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二)自我按摩法

1.用两手指分别捏、搓、擦颈后项韧带和斜方肌,约2~3分钟,局部发热为止。

2.用右手的四指尖在颈椎棘突两侧施重力抓、拔法,反复作约2~3分钟。

3.捏两侧风池穴,约1分钟。

4.捏两侧合谷穴(手背,第二掌骨中点,桡侧缘),约半分钟。

5.两手的拇、食二指的指甲分别捏两手十指尖的十宣穴,各约3分钟。

6.做头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动作5~7遍,速度不宜太快,各约1~2分钟。

7.打八邪法:两手5指自然伸开,指与指之间要有1寸左右的距离,两手指相互交叉,指根互相冲撞,对打虎口和四指根部(八邪穴)约50~100下。

以上方法,每天做1~3遍,亦可在空闲时随时做打八邪的方法,此法对消除手麻症状效果较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