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10342200000024

第24章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札记》是清朝的著名史书吗

赵翼(1727~1814)字去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干隆二十六年考进士,得探花,后涉足仕途。干隆三十八年春,回到家中,以读书赋诗为乐,此后开始其著述生活。

二十四史是以纪传体编写的一套史书,记录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事件,是了解中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的资料宝库。这一套史书包括子卷在内,共有3296卷,如果一天读一卷,要九年的时间才能读完。读这一套史书,好比深山探宝,其中蕴藏的宝物十分丰富,但是范围太大,头绪太多,需有引路说明。

《廿二史札记》就是二十四史吗

《廿二史札记》全书36卷,又补遗一卷。名为“廿二史”,实际讲的是廿四史,因为《唐书》和《五代史》各有新、旧二种,赵翼都作一史看待,所以未用廿四史之名。

卷次目录依次为:史记、汉书三卷,后汉书二卷,三国志、晋书三卷,宋齐梁陈书并南史四卷,魏齐周隋书并北史三卷,新旧唐书五卷,五代史二卷,宋辽金史四卷,辽史金史二卷,元史二卷,明史六卷。

《廿二史札记》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廿二史札记·卷八·九品中正》: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此陈群所建白也。然魏武时何夔疏言:今草创之际,用人未详其本,是以各引其类,宜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序,无相踰越。则贤不肖先分。杜恕亦疏言:宜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试辟公府。此又在陈群之前。

盖汉以来,本以察举考廉为士人入仕之路,迨日久弊生,夤缘势利,猥滥益甚。故夔等欲先清其源,专归重于乡评,以核其素行。群又密其法而差等之,固论定官才之法也。然行之未久,夏侯元已谓中正干铨衡之权。而晋卫瓘亦言:魏因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此法,粗具一时选用。其始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其后遂计资定品,唯以居位为重。

是可见法立弊生,而九品之升降,尤易淆乱也。今以各史参考,乡邑清议,亦时有主持公道者,如陈寿遭父丧,有疾,令婢丸药,客见之,乡党以贬议,由是沉滞累年。张华申理之,始举孝廉。阎人亦西州名士,被清议,与寿皆废弃。卞粹因弟裒有门内之私,粹遂以不训见讥被废。并有已服官而仍以清议升黜者,长史韩预,强聘杨欣女为妻,时欣有姊丧,未经旬。张辅为中正,遂贬预以清风俗。

陈寿因张华奏,已官治书侍御史。以葬母洛阳,不归丧于蜀,又被贬议,由此遂废。刘颂嫁女于陈峤,峤本刘氏子,出养于姑,遂姓陈氏,中正刘友讥之。李含为秦五郎中令,王薨,含俟葬讫除丧。本州大中正以名义贬含。傅咸申理之,诏不许,遂割为五品。淮南小中正王式父没,其继母终丧,归于前夫之子,后遂合葬于前夫。卞壶劾之,以为犯礼害义,并劾司徒及扬州大中正、淮南大中正,含宏徇隐,诏以式付乡邑清议,废终身。

《九品中正》是适应曹魏初期的特点产生的吗

九品中正制是沿袭了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在战乱时期人士流移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也是适应曹魏初期政治的特点而产生的。它继承东汉的传统,又因历史条件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最后随着门阀制度的发展而为门阀士族所控制,成为他们操纵政权的一个工具,到东晋时则是门阀政治的装饰品。

《廿二史札记》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定,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足为法者也。

3.贼兵梳,官兵篦,士兵薙。

4.文直事核,所以称良忠也。

5.经者治之理,史者治之为。

6.世愈积,事愈多。

7.硕学淹贯,通达古今。

8.论语一部理天下。

《廿二史札记》对读历史有引导作用吗

《廿二史札记》在史学上有其特殊的成就,尤其对读二十四史者具有入门引导的作用。该书主要用综述考辨的方法,于重大历史事件或世人对之有特殊兴趣的问题,以归纳之法集合有关资料,作有系统的论述,或辨明其虚实真伪。但该书记事谬误错乱之处极多,其主要原因出于粗疏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