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10342200000023

第23章 《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明朝的断代史吗

谷应泰(1620~1690),字庚虞,号霖仓,直隶顺天府丰润县,即今河北丰润人。1647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浙江提督学政。他雅好经史,博闻强记,“夙有网罗百代之志。”即任之后,即设书舍于西湖畔,署称“谷霖仓著书处”,邀集江浙名士,着手编纂明代史书。对于我国古代史籍的三种主要编写形式,即《左传》所创之编年体,《史记》所创之纪传体和《通鉴纪事本末》所创之纪事本末体,谷应泰尤为推重纪事本末体。于是,他所主持编纂的这部明代史书,就继袁枢和明代史家冯琦等人之后,采用了纪事本末体的形式。

本书于顺治十三年开始编撰,顺治十五年冬,书成。参加编作者有陆圻、徐倬、张坛等人。

《明史纪事本末》缺载晚明史事吗

全书80卷,沿用纪事本末体记述明代历史,始于1352年朱元璋起兵,终于1644年明朝灭亡。

《明史纪事本末》以简明的文笔,概括了有明一代的史实,是一部自成一家的明朝断代史。80卷,一卷一个专题,提纲挈领,较完整地记述了明代从开国到灭亡的重大历史事件。关于农民起义的记载,书中有15个专题之多,从前朝山东唐赛儿、浙闽矿工、郧阳流民,中期河北、蜀中、江西,以至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都有专篇作比较集中的记载,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而明代宦官专权,皇室内部手足相残,以及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党争等,书中也都有专题反映。书中所记,既包括明代政治、军事、典章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涉及到漕地运、河工、矿监、税使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至于明朝末年满洲贵族在东北的兴起及其与明王朝的对抗等有关史实,书中均略而不载。缺载晚明史事,是由于当时的政治高压环境造成的,不是写史者的疏略。

《明史纪事本末》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二十五·治水江南》:成祖永乐元年夏四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江南。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

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

秋八月,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原吉上言:“江南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嘉、湖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亘绵五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拯治之法,宜浚吴淞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吴松江袤二百余公里,广百五十余丈。西接太湖,东通海。”

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自吴江长桥至下界抵约百二十余里,虽稍通流,多有浅窄。又自下界浦抵上海南仓浦口,可百三十余公里,潮汐壅障,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臣相视得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海。

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泖潮之水。此即禹贡“三江入海”之迹。俟既开通,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御暴流。疏上,行之。役夫凡十余万。原吉布衣徒步,日夜径画,盛暑不张盖,曰:“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于是水泄,农田大利。

《明史纪事本末》写的是户部尚书治水的故事吗

江南水患严重,朝廷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夏原吉精研各种治水方案,身体力行,与民同甘共苦,终获成功。

《明史纪事本末》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夙有网罗百代之志。

2.垂光史册,着美熙朝。

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4.揭竿之变,往往由于悬磬之匮也。

5.死灰独不复燃乎。

6.倾危时刻,忘生背死之徒。

7.司马之心久暴于路人,齐鸾之谋早形于谘议。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始事者盛于东南,收功者多于西北。

《明史纪事本末》是研究明史的入门书吗

《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自成一家的明朝断代史。明代近三百年间,史事千头万绪,然而作者却能提纲挈领,从中选取八十个专题,对一代重大史事进行记载。因此,要研究明史,本书不失为一部入门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