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10334600000064

第64章 〔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列,大约与关汉卿同时。王实甫与关汉卿同是元初杰出的戏曲作家,分别代表了元杂剧中文采和本色两种风格。他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明初人贾促明写的〔凌沷仙〕吊词中称赞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状低”。王实甫所作杂剧,有名目可考者共十四种,今存《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堂》三种。《芙蓉亭》、《贩茶船》今存佚曲。散曲仅存小令一首,套曲两套。

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不觉黄昏,不消魂怎地不消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裙带宽三寸。

“赏析”

这支曲是写一个独处深闺的妇女,在暮春季节里思念她远在异地的爱人的悲切心情。前一支曲子(前六句)以景物衬托思念之情。“见杨柳飞绵滚滚”一句,隐含王昌龄《闺怨》中“急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句意,看似写自然景色,实表现对游子的思念。后一支曲子中,“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地不消魂”两句,直接描写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黄昏容易引起人的寂寞惆怅之感,而黄昏又不知不觉地到了,强烈的思念之情不可抑制,让人失魂落魄。在用词上,作者多用叠字,融情于景;后一支曲子多用连环句式,直抒胸怀。全曲既委婉,又率真。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视这个带过曲为“定格”,意即可作为供人模仿学习的典范。并说它“对偶、音律、平仄、语句皆妙。”有人说这支曲使用的语言与他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唱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