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10334600000247

第247章 〔仙吕〕寄生草

康海(1475年-1541年),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浒西山人,沜东渔父,太白山人。西安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生长于世代仕宦家庭,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宦官刘瑾事败时,因有党附刘瑾之嫌,被削为平民。罢官回乡后,他潜心词曲,与王九思等好友相互唱和,切磋交流,以山水声使自娱。康海是文坛“前七子”之一,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擅长写散曲,有不少诗文作品。著有《对山集》、《沜东乐府》等。并著有杂剧《中山狼》。今存小令二百余首,套数三十余套。

读史有感

天应醉,地岂迷!青霄白日风雷厉,昌时盛世奸谀蔽,忠臣孝子难存立。朱云未斩佞人头,祢衡休使英雄气。

“赏析”

这首曲通过对古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封建统治下不合理的现实的愤懑之声。曲中所说的“天”,可看作是统治者的化身,“地”则可看作是老百姓的化身。对于奸佞当道、忠良受屈的腐败现实,统治者昏庸不察,老百姓岂能视而不见?借古讽今是文人创作中的常用手法。曲题既然是“读史有感”,曲中引用了朱云、祢衡两则历史典故,抒发了对社会不平的义愤,亦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