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10334600000022

第22章 〔黄钟〕节节高

卢挚(1242年-1316年),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二十岁左右出仕,为元世祖近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始,任江东道提刑按察副使。后任陕西提刑按察使、河南路总管、翰林学士等职,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他是元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工诗文,擅词曲,世称诗与刘因齐名,文与姚燧比肩。他的散曲成就较高,在元代早期的曲坛具有代表性。其散曲作品题材广泛,自然本色,摆脱了宋词痕迹,影响较大。贯云石《〈阳春白雪〉序》称其曲:“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在前期元曲作家中仅次于马致远。著有《卢疏斋集》、《疏斋后集》,已失传。他的作品部分留存于有关总集中,诗、文、词流传下来的较少,散曲作品传存较多,共计一百二十一首,见于《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乐府新编阳春白雪》等集中。

题洞庭鹿角庙壁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蓬窗睡些。

“赏析”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之作,此曲作者极力写景犹如画图,触景生情,意境颇浓,引人入迷。前四句描写了洞庭湖的夜景,云开月出,风平浪静,小船在水面上轻快地行进着,一派静谧安详的样子。后几句写情,夜深人静的时候,离愁别恨齐涌上心头,各种思绪汇聚心中,使人难以入睡。静谧的湖中夜色,衬托着情感的波澜,使平静的景致和起伏的情感都显得更加突出。末句“闷倚篷窗睡些”,表现主人公想让自己赶快入睡以驱散绵长的幽思,实际显出了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