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品读
10325000000044

第44章 因地制宜巧胜敌

○译文

地形是用兵作战的辅助条件。

九地篇 因地制宜随敌应变

九地篇 因地制宜随敌应变

姜太公像

光武帝像

九地篇 因地制宜随敌应变

兵形像水是孙子所概括的用兵规律。孙子在本篇中提出了主动用兵、示形诱敌等战法后,又揭示了因敌情而变的战术原则,提示了指挥作战的机动灵活性。指挥战争,本无常规,千变万化,敌莫能知。军情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正如流水一般,“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正是“实”、“虚”的可变性,能够“因敌变化而胜者,谓之神”,足见灵活应战的可贵。

而灵活作战本身不是目的,只是达到胜利目的的手段。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取得胜利才是战争的目的。因事、因人、因时、因地,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正是“兵形像水”的主旨所在。

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商场中同样受用。都说商场如战场,要想成为一名精明的商人,能够在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善于动脑,从商品或经营策略的某一个点上,稍加变化,把平常变为不平常。只要你善于思维,发现别人所不注意的东西,在有些事情上加上那么一点点东西,变化那么一点点,就很有可能马到成功。

张先生开了一家电脑公司,除了卖各种电脑软硬件、配件外,也帮人家组装电脑。开始的时候,他的生意并不好,而且还因为不慎轻信朋友,有两万多货款无法追回,经过交涉,也只是抵了一批鼠标垫,共有20000多只。

如此平常的鼠标垫,随便到什么展览会上就可以拿几个,有谁会去买它呢?两万只鼠标垫,怎么才能卖得出去呢?张先生就像手持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他只好闲坐着,看看报纸,或者玩玩电脑游戏。

忽然有一天,张先生的一个朋友来玩,闲聊之余便坐在张先生的电脑前练习打字。这个朋友刚学会五笔输入法,一些字根还记不熟,翻书又麻烦,不由得说了句“要是字根就在鼠标垫旁边就好找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先生突发奇想:要是在这批鼠标垫上印上五笔字型的字根表,也许会方便那些记不准字根的人。但如果卖不出去的话,他又要多贴印刷的成本。想了想,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印上了字根表后,他到网吧、打字店、电脑培训班等处推销,果然卖了很多。

有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来到张先生的公司,看到了这种鼠标垫,询问了价格,说如果一个1.20元钱的话,他会买20000个鼠标垫。原来他也是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最近他的公司接了一个大单子,给一家全国联网的寻呼台做系统集成方案,这个单子很大,PC机就要配20000台。寻呼台那方面要求,所用的PC机除了配齐常规的设置外,还特别强调每台PC机需要一个鼠标垫和一张五笔型字根表。为此,这个中年老板走了好几个地方,都是没有合适的产品和合适的价位。今天看到张先生这里的鼠标垫上印着五笔字型字根表,真是喜不自胜。这下他可以两件事情当做一件事办,两样东西用一样东西的价钱买回去,省钱又省事,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张先生正好还剩差不多20000个鼠标垫,这笔生意就成交了。

因为添加一个小小的字根表,死货就变成了活钱。如果张先生一直不改变自己的思路,那么,就不会有机会推销自己的鼠标垫。有了变化就有了机会。

遇到难题时,如果一味地顺着一个思路向前思考,那么只能是越想越难,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假如善于换位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和环境,就很容易找到新的人生机遇和突破点。可以说,移位思考是成功办事的智慧之一。

战例

公元1367年,按照朱元璋提出的“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克元都后,再挥军西向,“太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的战略决策,征讨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常遇春,率军25万,沿淮河、运河、黄河北上进取山东、河南。

当时元军在山东分为东平、东昌(今聊城)、洛宁、益都、济南、般阳(益都西)等路,由山东东西道宣抚使普颜不花坐镇益都(今山东益都)指挥。虽然各路兵力较弱,战备松弛,但据有山东,却可屏障元朝的京畿重地。益都居于鲁山之北,南有大岘山,古称济水以南之天险;又有沂州南连淮泗,北通青齐;益都之西,有南依泰山、北临黄河的济南为门户,向为兵家必争之要地。

明军欲北攻山东,可从两路进军:其一可由江淮北经沂州直取益都;其二可由徐州北攻济宁、济南,再东取益都。徐达鉴于沂州守将王宣可以争取,因此,率主力由沂州北进,另以一部兵力出徐州,消灭鲁西南之敌,以掩护主力的翼侧。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二十四日,徐达、常遇春率军由淮安北上,沂州王宣、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十一月初十,徐达攻克沂州、峄州后,莒(今山东莒县)、密(今山东诸城)、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等诸州县相继归降。徐达即令韩政率兵一部扼守黄河要冲,阻敌增援,令张兴祖率兵一部由徐州沿大运河攻取东平、济宁,自率主力继续北进。二十九日,徐达军攻占益都,元宣抚使普颜不花等战死。明军乘胜又攻占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十二月初八攻占济南。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攻占登州、莱阳等州县。与此同时,十二月初五至初八,张兴祖部也连下东平、东阿、济宁等地。

明军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地夺占山东,至此明军已完成了北取中原第一个目标——夺取山东,扫除元大都屏蔽的作战任务。元廷甚为恐惧,但此时王保保正在同元廷火并,互不相让,元军无力顾及明军的进攻。

洪武元年(1368)二月,徐达占领了山东之后,按原定计划,旋师河南,执行剪除元大都羽翼的作战任务。徐达率主力由山东济宁溯黄河西攻汴梁,进取河南。另以一部攻占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南),西攻许昌,策应徐达夺取汴梁。三月二十六日,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各地驻军向南阳进攻,配合徐达军的行动。邓军旋占唐州(今河南唐河)及南阳。三月二十九日,徐达军迫降汴梁元军左君弼部,元将李克彝率部乘夜西逃。四月初八,徐达军自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进,大败王保保之弟脱音帖木儿(此时王保保在山西太原)5万人于洛水北塔儿湾(今河南偃师境内),元梁王阿鲁温投降。徐达军攻占洛阳后,接着又攻取嵩、陕、陈、汝诸州,并派冯国胜攻取潼关。元将李思齐、张思道闻风弃潼关逃入关中。

四月二十六日,冯国胜率兵进驻潼关,并西进占领了华州(今陕西华县)。至此潼关以东已全被明军占领。冯宗异按朱元璋的指示,选将留兵守关,不急于深入陕西。五月初一,徐达又增兵扼守潼关。至此,明军已完成了断其羽翼、据其户槛的战略进攻任务,元大都已处于势孤援绝的境地。

七月二十九日,徐达按朱元璋的指示,命益都、徐州、济宁各地的统兵将领,各率所部向东昌集结,并分别渡河。闰七月初二,徐达师出汴梁,自中滦渡黄河,连下卫辉、彰德(今河南汲县、安阳)、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十一日转向临清。临清地处卫河人运河之口,为北上船只的集结处,徐达在此会合山东各军,完成水陆进军的准备后,于十五日由临清北上。二十三日,明军已在攻取德州、长芦(今河北沧州)后进抵直沽(今天津狮子林桥西),控制出海口,并沿北运河分水陆两路继续推进。二十五日,明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在今天津武清东北)。二十七日,明军克通州后进逼元大都。

元大都为辽金以来的故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都畿,据守尤易”。至元四年(1338)于原中都旧城东北改筑都城,方60里,开11门,于九年改称大都城。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于11门增筑瓮门、造吊桥,以为守御。但是,由于元末政治腐败,又经孛罗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之变,民生丧乱,守备多不固。元顺帝在闰七月二十七日夜得知明军进逼大都后,便决定携后妃、太子,于二十八日夜开城西北之健德门,仓皇出居庸关,逃往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洪武元年(1368)八月初二,徐达率明军自东面齐化门进入大都,元朝宣告灭亡。这样,明军只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北上灭元的作战任务。

⊙原文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孙子兵法·地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