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品读
10325000000025

第25章 欲取先予,以利动之

○译文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能以虚假行动示敌,投其所好,用假象迷惑蒙骗敌人,敌人必然就会上当受骗;故意给敌人一点好处,以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必定前来夺取,上钩入网。一方面要用这些方法调动敌军,一方面更要严阵以待。

虚实篇 兵形像水,形人而我无形

孙膑泥塑像

春秋鲁伯愈文鬲

虚实篇 兵形像水,形人而我无形

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其意思是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利用作战态势,以取得胜利,而不苛求责备部属。因此能选择适当的人才,并善于利用态势,指挥士兵作战,如同转动木头和石头,一方面要了解木石(士兵)的特性,一方面要依据客观环境条件(态势),充分加以利用。

所谓择人任势,一般说来择人为了任势,而任势则要择人。具体言之,就是根据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选用恰当的人才。如同杜牧所解释的:“言善战者先料兵势,然后量人之材,随长短以任之,不责成于不材者也。”

事物有长短,人才有高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茶壶无法煮饺子,杀鸡焉能用牛刀。虽“鸡鸣狗盗”之徒,若用之恰当,可收排难解围之效。反之,即使是顶天立地的盖世英豪,用之不当,也不会发挥其作用。

《吴子·治兵》记载:“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吴起在这里,虽然是从教练作战的法令角度来论述,其实这里内含着打仗时如何用人的道理,就是择人任势问题,根据士卒各自特点用人,让其持矛戟,或持弓弩等等。

形势比人强,尤其是在战争中,有利的态势往往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因此孙子极力提倡应创造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态势。怎样造成这种态势呢?首先,要给自己创造条件,使己方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其次,要“择人而任势”。选择熟知军事、知人善任的将帅。而将帅的根本职责不在于冲锋陷阵,更不是命令士兵死打硬拼,而在于运筹帷幄,通过调兵遣将,造成一种有利的作战态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

俗话说,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不会用人的领导。纵观古今中外,有作为的领导者无一不是用人之长者。

尼克松是个有战略头脑的政治家,尤其在用人方面,充分地表现了他“择人而任势”的智慧。

1968年12月2日,尼克松当选为第37届美国总统,随后,他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基辛格万万没有想到,多年来不断追求却屡遭白眼,最后寄托于洛克菲勒的一切雄图厚望,却在洛克菲勒的劲敌尼克松的身上实现了。他决心出山受任,以其雄韬伟略来辅佐这位开明的总统。他首先提醒总统,20世纪70年代与50年代不同之处,就在于世界已由“两极”向“多极”演化。他建议美国重新调整自己的敌、我、友关系。

在对待“北大西洋公约”各盟国伙伴问题上,要改变以前那种由美国“单独承担一切责任”和“统一指挥”的方式,就必须建立一种具有政治创造力的全新秩序,实行划分打击目标的“明智联盟”政策。在对苏关系上,基辛格认为,尽管苏联是美国的一贯对手,但是时代不同了,通过谈判是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规定冲突的“绝对极限”的。基辛格的上述建议,对尼克松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在后来的对华关系和苏美和谈上使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由于尼克松大胆启用了基辛格,由于基辛格的“国际”级的谋略思想,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政绩卓著。实际细细想来,尼克松任总统时期成就的几件大事主要是用对了人的缘故。可以说,如果没有尼克松的提携,基辛格的谋略思想就不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如此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起码在当时不能;同样,如果没基辛格的谋划和具体实施,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的政绩也不会如此卓著,他们二人可以说是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尼克松的用人哲学正是孙子“择人任势”智慧的最好例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吉兹指出,《孙子兵法》揭示的许多原理原则,迄今犹属颠扑不破,仍有其运用价值。古老的兵法在现代社会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彩。现代高层管理者,尤其要懂得择人任势的要义。

择人任势,不靠思辩去阐释,而只能在实践中去体悟。

有的人有治乱的本领,有的人有守成的专长,有的人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有的人有润物细无声的功力。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时点,适应于哪一个岗位,都需要合于对势的判断。

任何组织的岗位都应该常新。一个有活力的组织,任职一定是能上能下的。一些重要的位置不能只有在现任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时,才能换人,而是要在当局者不能驾驭组织的态势向着积极方向发展时,就应该果断换人。岗位的合理流动,有助于保持思维的清新与鲜活。

组织要营造“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的情势,必须要有整体的目标导向,还要明确一系列行为的因果关系。这也就是要建立左右上下行为选择的集体价值之榜。集体的价值之榜,不能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在物质层面必须有具体的落实。不如此,任何组织的文化建设都是徒劳的。

因此,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择人任势。择人任势只能够靠实践去丰富。

战例

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对江淮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曹操率领10万大军南征孙权,但并没有得到多少便宜,十月从合肥返回。他留下将军张辽、乐进、李典带领7000多兵马屯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领军队征伐汉中的张鲁,他已经估计到,在他出兵定汉中的时候,孙权会乘机夺取江淮。因此,在出兵前,曹操交给驻守在合肥的护军薛悌一封密信,信封上写着:“贼至乃发。”意思是,孙权带兵来攻击就打开此信。果不其然,在曹操出兵后不久,孙权乘机出兵10万包围了合肥。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孙权带领大将吕蒙、蒋钦、凌统、甘宁等,兵多将广,声势浩大,向合肥围拢过来。屯守在合肥的三位将军张辽、乐进、李典和护军薛悌面临来势汹汹的敌人,自知寡不敌众。那么,如何能守住合肥?他们想起了曹操的密信,就一起开启密信。信中说:“如果孙权前来侵犯,张将军、李将军带领士兵出城迎敌作战;乐将军守城,护军不得参与战斗。”各位将领对此计策都有所疑惑,拿不定主意。

而且,当时三位将军相互之间不和睦,张辽恐怕他们不听从命令,遂激奋地说:“曹公出兵远征在汉中,等待他的救兵来到这里,敌人一定早就攻破我们了。曹公信中这是在指示我们,在敌人还没有将我们完全包围起来的时候,应主动出击迎战,杀他个下马威,折折敌人的盛势锐气,以此来安抚我军士兵守城的决心,然后合肥才可以固守。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就在此一战,各位将军还有什么可怀疑的?”李典也愤然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就看您的计策怎么样安排了,我难道会因私人的恩怨而忘掉公事吗?”于是,在大敌之前,曹操的几位主要将领空前团结,坚定了一致抗敌的决心。

就在当天夜里,张辽招募能勇敢随他杀敌的士兵,总共招募到800人,组成敢死队,杀死数十头牛犒赏他们,准备大战一场。

第二天一早,张辽穿上铠甲,拿着长戟,率领勇士们冲入吴军阵中。他自己杀死了几十个敌人,并斩杀了敌方的两位将官。张辽高呼着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冲,几乎冲到了孙权的面前。孙权大惊,吴军众将在曹兵的猛打下都懵了,不知如何应敌,就纷纷退到附近的高地上,用长戟自守。张辽高声叫阵,要孙权下来决战,孙权却不敢应战。吴军见张辽所带领的士兵并不多,就纷纷向前将他们包围起来。张辽勇气倍增,左冲右杀,向前猛烈砍杀,冲开了吴军的包围,与跟在自己身边的将士几十人一起冲了出来。

可是,还有许多曹兵在吴军的包围中,他们对张辽高呼:“将军难道要抛弃我们吗?”张辽又发神威,再次冲入吴军的包围中,救出了被围的将士。张辽所到的地方,吴军不是倒下就是后退,所向披靡,没有人敢抵挡他。激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吴军在曹兵的凶猛打击面前胆战心惊,不由得气馁。曹兵见第一仗就取得了胜利,将军张辽又英勇了得,也不再为人少担忧。而诸位将军也对张辽大加赞赏,十分佩服。

孙权进攻了十几天,最终也没有将合肥攻克,后来听说曹操率大军前来救援,就退兵了。张辽又乘机率领兵马追击,在逍遥津北袭击了吴军,打得吴军落花流水,孙权在凌统、甘宁等大将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

从表面看,合肥之战的胜利者是张辽、李典和乐进英勇拼杀的结果,但事实上,曹操的用人技巧才是成功的关键。张辽有胆有识、深明大义,一切以大局为重,可为统帅。乐进脾气暴躁,攻城略地,身先士卒,是员猛将。李典举止儒雅,不好争功。曹操对这个三人的特点了如指掌,而且也知道他们素有矛盾,怎样让他们团结为一个整体,发挥最大的优势呢?曹操的做法是让他们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结果,李典和乐进在张辽的带动下,一举击溃孙权,威震合肥。曹操在此派兵用将,正体现了孙子“择人而任势”的精神,从而取得了合肥保卫战的胜利。

春秋楚式铜方壶

⊙原文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孙子兵法·兵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