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品读
10325000000015

第15章 用信任换取忠诚

○译文

国君干扰军队,危害军事行动,使之处于不利状况的有三种情形:第一,国君如果不知战场上我军不能进攻的情况,而强硬命令军队进攻,不知战场上我军不能后退的情况,而强硬命令军队后退,这样就捆绑住了前线指挥员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机动,是谓束缚军队;第二,不知三军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统领三军,将士们就会迷惑不解;第三,国不明晓军队战略战术的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全军将士若如此既迷惑不解,又忧虑重重,此时其他诸侯邻国就要乘机进犯,灾难祸患也就会乘虚而来。这叫做自乱其军,引入敌人,把胜利拱手让人。

军形篇 先自保而后全胜

关羽

乐羊

军形篇 先自保而后全胜

毛泽东曾评价说:“战争不是神物,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胜负有数,计算利害是军事的根本,因此战争的指导者,必须了解影响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强调“先知”,认为“先知”是“三军所恃而动”的根据。他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他认为,开明的国君,贤良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便可战胜敌人,而战果辉煌,就在于能事先全面地了解敌情。与此相反,如果情况不明,正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此来决定事情,必遭覆军杀将的后果。

正因为先知与否,事关胜败,所以孙子认为:“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他把事先了解敌人情况,看成是否高明的将帅、谋臣和国君的重要标志。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即首先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然后按照规律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战胜敌人。这就是作战指挥中的两个关键环节。第一环节是知彼知己,这不仅要从战略高度上了解和把握“五事”、“七计”,而且要了解和掌握作战全过程中,敌我双方不断变化着的各种具体情况,举凡庙算定谋、兵力部署、战法运用、临机应变以及“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等等。孙子把知彼知己视为正确指挥的唯一基础和来源,要求将帅的思想必须切合实际。第二环节是先胜后战,即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引出克敌制胜的规律,找到克敌制胜的方针、计划、办法、措施,然后付诸实践,确保百战不殆。所谓“先胜”,就是“先定必胜之计”。所以强调知彼知己,目的是为先胜。如果能够完全做到知彼知己和先胜后战,当然就会百战不殆。

古代是这样,在今天也是如此。现代的战争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战争;现代化的商战也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商战,甚至,那些貌似再简单不过的体育竞赛也进入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新时代。在这种严峻的新形势之下,明察对手,审度自己,深谙“知彼知己”的原则,方能技高一筹,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如何用兵才是“知彼知己”,从而能够“百战不殆”呢?

孙子指出了五种可以预见到胜利的情况。这五种情况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能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能胜利;官兵有共同愿望,上下同心的,能胜利;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胜利。

孙子的结论是: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

孙子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了指挥官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了解与战争胜负的关联,从而揭示了心中有数,才能正确决策这一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推崇,而且它作为一种谋略原则,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等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事实上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家经营企业的座右铭,更是经营决策的信条。

了解敌我情况,才能取胜。在当今国际竞争情况下,企业要了解竞争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变化、政府法律法规变化、技术创新、营销环境等等。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因素,才能领先竞争对手,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削弱其优势,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国际竞争中,企业决策者的决胜之策在于正确运筹的判断艺术,而“知彼知己”,是企业决策者正确判断的基础。

战例

春秋后期,吴、楚两国的争夺战,进行了60年之久。两国均感到筋疲力尽,无力再继续战斗下去。但经过五年的休战之后,两国元气稍有恢复。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冬,楚平王派兵夺取了吴军侵占的州来(今安徽凤台)。州来是扼守淮河上游的军事重镇,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再次进攻州来。楚平王闻讯,立即遣使征集顿、胡、沈、蔡、陈、许六国之军,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七月与楚军会师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县东南鸡备亭),准备救州来。鸡父位大别山西北麓,亦为当时楚国的军事重镇,其地扼淮河上游要冲,六、群、舒诸小国环绕其东南,胡、沈、陈、顿、息、江、道诸小国屏列其西北。楚国控制这里对付吴国,进可战,退可守,由此还可以控制淮颍地区诸小国,保持其在东方的势力范围。

然而,楚令此时正在患病,勉强支撑病体驰赴鸡父,与诸侯之军相会。因途中劳顿,病情愈发严重,便让楚司马蘧越代为指挥,率诸侯之军向州来前进。吴公子光见楚军及诸侯之军力量强盛,吴军与之相较众寡悬殊,自动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屯军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临淮关)。不久,楚令病死于军中,楚军与诸侯之军的士气大降。代帅蘧越资望过浅,不能指挥诸侯之军,诸侯之军与楚军相率退回鸡父。吴公子光听说楚统帅已死,蘧越代摄帅职,楚军及诸侯之军不战而退,料知其中必有变乱,向吴王僚建议率军尾追。

楚军及诸侯之军撤至鸡父后,蘧越以为吴军未必敢深入楚境穷追,遂屯军鸡父,拟稍加休整后再决定行动。吴公子光对吴王僚说:“跟随楚国与吴国作对的都是些小国,而且都是受楚国的胁迫而来的。胡、沈两国的国君年幼而轻狂,陈国大夫夏蓄强硬而顽固,许、蔡两国素来愤恨楚国对他们的压迫。如今,楚帅已死,代行帅职的蘧越资望浅,很难统率联军。况且楚军中多为楚王所宠信的人,不会服从蘧越的指挥。七国联军同役而不同心,兵力虽多,也是可以打败的。如果分兵先向胡、沈、陈三国之军发动攻击,三国之军必然崩溃。三国之军一败,其余各国之军心就动摇了,各国一溃乱,楚军必然彻底崩溃。”吴王僚听取了公子光的意见。这年七月二十九日为“晦日”,双方交战于鸡父。“晦日”,自古为用兵作战的大忌,一般均闭营休息,以避此不吉之日。公子光故意选择“晦日”进攻,为的就是出敌不意,达到奇袭的目的。

蘧越正在鸡父休兵,又值“晦日”,未想到吴军会突然发起攻击。他于仓促之中,让胡、沈、陈、许、蔡、顿六国之军为前阵,掩护楚军。吴军的进攻完全依照吴公子光预定的部署,以刑徒3000人为前阵,直攻胡、沈、陈三国之军。吴公子光率右军,公子掩余率左军,吴王僚率中军,紧随其后。刑徒未受过军事训练,刚刚接战即散乱后退。胡、沈、陈三国之军向前追赶,吴军从三面包围胡、沈、陈三国之军。胡、沈二国的国君,及陈国大夫夏留均战死,吴军释放了胡、沈两军的俘虏,让他们逃到许、蔡、顿三国的军队去,一边狂奔一边叫嚷:“我们的国君死了!我们的国君死了!”吴军呐喊着紧随乱兵之后,许、蔡、顿之军惊恐万分,未战先溃。楚军见乱军漫山遍野狂奔而来,许、蔡、顿之军动摇溃退,吴国大军掩至,只好向后败退。吴军大获全胜。

鸡父之战,吴军能以寡胜众,原因在于运用机智谋略,打破迷信习惯,出奇制胜。唯有先知敌人之情,才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吴公子光对于楚方七国将领的性格及其军队的弱点,可以说了如指掌,由此制定了相应的战术。若无3000刑徒诱敌,胡、沈、陈三国之军叫嚣狂奔,则许、蔡、顿之军不至于动摇;若非“晦日”发动进攻,则楚国之军不至于仓促应战,以致阵列不整。总之,鸡父之战堪称为以“知彼知己”为根据,依靠谋略作战而制胜的典型战例。

范蠡

⊙原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