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们好像都在谈论传统文化,人们似乎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后发现了一些什么!新文化运动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拉下马,因为他已经托不起历史的车轮,只好被轧的七零八落!特别是最近的半个世纪,先是大喊“文化革命”,要彻底革掉传统文化的命,接着就是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传统文化在人们的一次次讨伐声中逐渐淹没在历史浪潮之中!但是一种文化,特别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并不会在人们的一时激情和失去理性的情况下就会离他们远去,永远的消失与沉沦。随着近期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一个多世纪的强国梦逐渐实现,西方价值的不断涌入,人们却似乎发觉的什么,公共道德与传统美德已经在市场化与商品化的大潮中沦丧殆尽,膨胀而显得臃肿不堪的物欲拥抱着无聊而空虚的精神入睡,每天都无比繁忙的工作和加班却总是与颓废相伴而生,人们都在问这个世界怎么啦?我们的生活原本不是这样的呀?人们把目光投向古老的传统文化,想象着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的生活,这是激情过后并伴随着隐痛而进行的理性思考,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并不全是垃圾,还有无穷的宝藏。
儒家思想传承千载,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既要摆脱五四时期与文化大革命中那种将其一棒子打死的观念,也要理性的分析与对待儒家思想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个人品味,发扬民族精神!
现代人的生活有这样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在促进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致命的弱点,而对这些弱点的弥补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得以生存的基础,这也是很多先辈们所早就看出来的,而且也被部分先觉的西方哲人所认知:
对人性的普遍怀疑。以近代政治哲学家霍布斯为代表。他形容自然状态下人和人就像狼和狼一样,谁都不信任谁。这种对人性的怀疑是市场经济和现代自由民主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保证自由与民主制度的必要前提假设。它一方面确实促进了民主政治与自由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表现为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怀疑,同时多数人不信任少数人,少数人也不相信多数人,但是他也是人们生活在毫无道德感、充满孤独具恐惧的环境之中。
对个人主义的崇拜。个人主义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在西方最盛行的长久不衰的思潮。他主张个人是自由的,相对不受制约的,人是可以按自己的理性进行生活的自由体。个人是目的,不是任何其他人、组织、社会和国家的手段。是公共权力的起点和归宿。这突出了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人本主义式的社会律令。但这似乎也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了社群,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非功利性的联系,使人原子化,孤立化,产生无根之感。同时,人是目的,则自然万物必为手段和工具,这不可避免的造就人类自大症。
对理性的颂扬。启蒙运动后,理性成为西方的主导价值之一,对自然界的改造,对政治制度的精心设计等都表现了理性的巨大作用,也显现了人的伟大力量。但这造就了人对理性的盲目信仰,万事万物只有经过理性法庭的审判才被认为合法合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模式也完全被理性所彻底形构,再也找不到人类内心信仰的地盘,因为任何宗教都被贴上迷信的标签,要接受“科学”的审判。
契约论。契约论是在理性、个人主义及对人性的怀疑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政治学说。他为近代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各国宪法就可以看作是人们与政府签订的契约,上方都必须按照契约上的条款办事。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彻底契约化,人与人的关系都被简化为一种契约关系。这使社会和人本身完全屈从与人的理性与科学,会造成理性的暴政,其程度决不会亚于非理性暴政也使人类好像生活在真空之中,无历史责任人感,既无纵向历史传承,也无横向人类联系,这是现代性的通病。
功利主义。这是一种影响最为剧烈学说。英国哲学家边沁认为人的感知有两种,一是快乐,一是痛苦,而人的倾向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那么人人追求功利是不是会引起冲突,边沁通过法律和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每个理性人可以通过在自由市场上实现自己功利的最大化而同时又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法律则用来保障市场秩序和每个人的自由平等。用市场将个人利益冲突消解于无形是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的核心。
现代生活的特点可表述为:(1)“人”的高度个性化、原子化、理性化、自由化(2)“—”的高度民主化、平等化、契约化、权力化、功利化、市场化并由此而形成的宪政体制、分权体制等现代民主政治制度。(3)第二称“人”的大众化、世俗化、庸俗化、平均化。
现代盛行的自由主义哲学试图用理性的力量打碎一切传统“人-人”关系,用个人理性的功利计算创造一个全新个世界。人与人处于偶然的法律契约关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完全有发来规定,人与人处于平等的偶然的市场联系之中。消极的自由观更是使人处于一种原子状态,理性的原子自由体是最高存在,人似乎不需要任何的感情慰籍。
现代性与现代化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技术化科学化是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而现代性的观念的核心是理性与主体性,其根本价值取向为自由,而其结构则为人的异化和整个人类被赶入牢不可破的牢笼。
理性与科学崇拜是西方进入世俗化和祛魅过程,上帝权威被打碎,人类只相信自己的理性,理性被抬到上帝的位置,而按照找自己的理性生活则被视为自由,由此人的主体性被凸现出来。但当怀疑主义打破科学的神话以后,纯粹理性成为不可能,现代性迎来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原来人们就球的理性生活,如拼命的工作,快速的生活节奏、科学的生活规律,随科学主义的幻灭而随之崩溃。但上帝的权威已被打碎,所以人们陷入没有信仰的纵欲、颓废的后现代主义漩涡之中。
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及其指导下的民主政治生活正是现代化的集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它既在现代性下生长又促进和维护现代性。自由是现代性的价值取向,自由主义在促进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功不可没。因此性代性的危机也必然挑战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绿色和平主义思潮对科学与理性的反动挑战主流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入西方主流思想的视野。同时“人-自我”关系也陷入危机,21世纪则被誉为精神病时代。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划分及其相互矛盾及时西方精神危机的表现之一。西方社会陷入到自我分裂、人与人分裂、人与自然分裂的现代性冲突之中。用此解释被誉为文化怪杰的辜鸿明为什么西学满腹却投向中华的传统文明,也可以解释国学大师张炳麟晚期对西方民主的讳莫如深。
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以西方为代表的、我国也正在逐步实现的现代生活的某些不足,实现互补,这就是儒家思想得以进一步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及三者间关系的思考构成人类思想的基本内容。从这一基本内容可以抽象出“人—自然”,“人—人”,“人—自”我三种关系模式,人类思想其实就是对这三种模式的永恒思考。中国传统思想倡导万物圆融,“人—自然”,“人—人”,“人—自我”三者被融入一个和谐圆满的思想体系中,在“人—自然”关系中,阐扬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无贵贱,而达与万物为一的境界。在这一境界中有蕴涵人与人相善相亲的大同理想,人自我修养的虚明灵觉,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在“人—人”关系中,阐扬仁者爱人的王道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济民的崇高理想。这一境界又蕴涵天人相感相通,人“养吾浩然之气的仁者精神。在“人—自我”关系中,阐扬自我超越的的境界论,释家禅宗、宋明理学和道家养生都表达一种内在超越之路。这是察天观人而反观诸己的一种豁然圆通的人生境界。这一境界又蕴涵了天与人相与为一,人与人俱达天道的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对三种模式的探究一直相通相融,对任一模式的思索都不能摆脱其他两者。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过程——修身,这是儒家文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儒家以塑造人格为首要目的,而其起点与底蕴则是“修身”。修身是打开儒家思想与智慧的一把钥匙。修身向内则表现为成就圣人,向外则表现为成就王道!儒家经典《大学》一篇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意思是说,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会出现家庭和谐,民富国强,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个涉及道德理想的宣言表达了儒家的一种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达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论:“修身”被视为“齐家”的基础,“齐家”同样又成为“治国”的前提,而只有“治国”之后才可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我”这一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去。
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要靠内心的自觉,不能靠外力的强制。这种自觉性是由于人们把道德规范化为内在的信念,因而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能够自觉地遵守,不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情。由于道德规范已化为内在信念,就能从人们的一切言行中表现出来。不仅在公开的、大的事情上能按道德原则办事,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在各种细小问题上谨慎行事,不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修养,就可以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儒家主张为人应该谨慎,在无人监督时切不可放松道德要求。儒家认为有德行的人应该在别人眼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谨慎检点;在别人耳听不到的地方,也是倍加小心。没有比在幽暗之中、细微之处更为显明的。所以一个人独处时更要小心翼翼地按道德规范行事,这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
“天人合一”、“中和”的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个光辉命题。
儒家思想以其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与为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了天下大同理想,主张民为邦本、以和为贵;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与自我的的关系中提出修身诚意,主张慎独自省,格物正心。儒家思想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展现出独特的甚至超越时空的智慧。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孔子在认识人与人关系是以仁为标准提出“仁者爱人”模式,其基本要求是(1)“己所不欲勿施与人”(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仁进行经验规定。这种人—人模式其公式为推己及人。这里暗含人我和谐共存,既有厚德载物的崇高精神,又有自强不息的实践品质。
孔子将“爱”引入人与人之间关系模式,表达了中国人的独特智慧:(1)“仁者爱人”这一道德政治命令使人们生活在温情的家国天下之中,不致产生孤立,飘零的失落之感。(2),表达对传统的热爱,对过去的尊重,从而流露出民族精神的历史厚重感。孔子对周礼的崇拜,对父子之爱,对孝道的颂扬则直接体现了祖先崇拜。(3)由爱人爱家而爱国爱天下,而爱宇宙万物,达致天人合一,人与人相亲相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一种贬抑理性的直觉思维与智慧。
孟子性善论下的人与人关系。孟子阐发孔子“仁者爱人”思想,倡“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梁惠王·上》)“仁者无不爱”(《孟子·尽心上》)并用人性论为“仁”学夯实基础,为儒学注入本体论因素。孟子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下》)“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用性善论为“人皆可为尧舜”提供主观上的可能性,为“内圣”的王道观打下基础。这些理论是现代人所应重视的,有人可能认为这种理论不切实际甚至虚伪,对人性抱有怀疑态度,这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所处的阶段缺的正是这样样一种博爱、爱人的精神,缺的正是这种凛然浩气,每个人只生活在个人自己所铸造的与他人毫不联系的铁牢中,城市化是人们的物理距离进了,而心理上的距离却远了,我们周围全是陌生人,我们相互漠视,我们的生活单调、平板、没有激情!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再也没有一颗赤子之心、恻隐之心,不会用爱去感动他人,他人也不会对我们施与任何爱心与恩惠!如果我们能仔细体悟与实践儒家智慧,我们会逐渐找回失去的爱心与激情,用博爱之情燃烧掉现代化给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带来的创伤!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很多,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将会逐渐感觉到他的魅力,它的价值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而且一个伟大民族的强盛必然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兴盛,而这个民族的传统往往是使这个民族强大的重要原因并且将继续推动他的发展,为他的强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