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际沟通
10318000000030

第30章 概述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毫不勉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交往的扩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文化都会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尤其是西方礼仪文化引入中国,使中华礼仪在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发生了更文明、更简洁、更实用的变化。

一、礼仪的概念与内涵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用于表示尊重和友好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规范。礼仪的概念主要表达了以下几层含义: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定交往场合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定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通用语言”。因此,礼仪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礼的标准。一个人要进入某一地域,就要对那里的人的习俗和行为规范有所了解,并按照这样的习俗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2.礼仪是一定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规范和准则

礼仪是由习俗演变而来的,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最终成为人们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3.礼仪是人们内心文明与外在文明的综合体现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程度,是—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才会被他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建立起来。通过礼仪可以有效地反映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据考证,礼仪在我国古代是敬奉神明的。“礼”字在甲骨文中就有。“礼”字在古代与“履”字相通,意思是鞋子,穿了鞋子才好走路。但是鞋子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刚刚合适。后来“礼”字的含义越来越多。“仪”字的含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法度、准则;典范、表率;形式、仪式;容貌、风度;礼物。

(二)礼仪的内涵

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四个方面。

1.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出的谦虚和恭敬。礼貌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素养。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2.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包括待人接物的方式,致意和打招呼的形式,公共场合的举止、风度、衣着以及各种重大社交活动的规范程序等,它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有具体的礼节。

3.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服饰、体态等。仪表是美的外在因素,它反映人的精神状况,体现人的文化修养。端庄的仪表既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自尊、自爱的一种表现。

4.仪式是在一定场合举行的、有专门程序或具体过程的行礼活动,它是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比较正规、隆重的礼仪形式。常用的仪式有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开业或开幕仪式、升旗仪式等。

二、礼仪的特点

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我国礼仪经典《礼记·曲礼》开宗明义第一句就强调“毋不敬”。礼仪的实质除了“敬”这一共性外,还有它特定的内容即:平等待人,尊重别人,言行文雅,表里一致。礼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规范性

礼仪是一种规范。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方式固定下来,形成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行为。

(二)多样性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礼仪也是五花八门、绚丽多彩的。古人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地域、民族、信仰不同,各个国家、各地区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形式。

(三)传承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礼仪文化,都是在本国、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礼仪文化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对本国、本民族既往礼仪成果的传承和扬弃,就不可能形成当代礼仪。

(四)差异性

礼仪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是各民族礼仪文化的一个共性。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运用,则会因现实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同一礼仪形式常常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例如:见面礼仪就有握手礼、点头礼、亲吻礼等多种形式。

(五)时代性

礼仪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它是在人类的交际活动实践之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在众多社交活动中出现很多新特点、新问题,这就要求礼仪要不断改进与发展。

(六)限定性

现代礼仪划分得很具体,不同领域、不同对象,都有不同的礼仪规范和准则。一般而言,现代礼仪可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五大板块。不同的礼仪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场合。如中国人吃饭时,晚辈给长辈夹菜或主人给客人夹菜,以示友善和礼貌,但国际礼仪是绝不允许的,国际礼仪的要求是:让菜不夹菜。所以礼仪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具有限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