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AP服务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心理调查评估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对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进行EAP的宣传和培训,使管理者和员工对EAP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EAP项目中。EAP宣传是整体EAP项目中一个以传播学的理念和形式传递EAP和职业心理健康的独立模块,是EAP中国模式六大模块之一。EAP培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培训内容,在培训后进行效果评价。
EAP的宣传促进模式
西方的EAP迄今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历史,EAP早已为企业和大众所了解和接受。因此,在国外EAP的模式中,宣传促进很少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被放进整体规划中,它更多的是以EAP的使用手册、培训的预告海报等辅助工具的形式发挥作用。而EAP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企业员工对这个新鲜事物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因此,要想在国内企业成功实施EAP,让员工相信EAP、使用EAP,宣传促进就成了首要大事。
就实践来看,EAP的宣传促进在整体的EAP项目执行中扮演着工具和服务的双重角色。作为工具,它承载着信息传递、项目监控等功能。通过宣传促进,可以向员工介绍EAP、心理咨询等相关知识,以及各种服务的使用方法等,进而可以减少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使EAP进展顺利。作为服务,它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向员工讲授诸如压力管理、职业枯竭、时间管理、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等职业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职业心理健康,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品质。同时,宣传促进更是一个与员工建立关系的过程。通过宣传促进,一方面可以拉近员工与EAP项目的关系,促使他们积极地关注和参与到EAP中;另一方面,可以将组织的人文关怀传递给每一位员工,在他们的内心注入积极因子,催化其热情和潜能。
对中国企业而言,EAP的宣传促进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EAP宣传注意事项
(1)宣传方法。要达到宣传的效果,必须恰当地运用一定的宣传手段、技巧和媒介途径。
(2)宣传动机。如果宣传促进的预期目标与整体项目目标不一致,那么无论宣传的内容有多精彩、形式有多丰富美妙,都不算是成功的宣传促进,反而浪费人力和金钱。毕竟宣传促进是为EAP整体项目服务的。
(3)宣传场合。按照功能的不同,EAP的宣传场合可分为工作场所和休息场所,以不同的基调、样式分别达到预期的效果。办公区域要注意保持严肃、庄重;休息场所可以使用更为活泼的色彩和轻松的文字,营造出休闲、愉快的氛围。
(4)宣传时机。宣传要针对个体在不同时机的不同心理状态,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5)宣传对象。员工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也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宣传对象的年龄、级别和文化程度,才能使宣传的内容被他们理解和接受。所有的宣传服务,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体现人本理念,做到既有分量、有针对性,又具有亲和力、可读性。
(6)宣传者。宣传者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息源头。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宣传的可信度也是影响宣传效果的重要因素;采用有效的手段使宣传人员看起来更有权威感、更为诚恳可靠,能提升宣传效果。
2.宣传规划
(1)确立目标。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员工更多了解与心理学、EAP有关的知识,理解EAP为自己提供的服务,以及对自己生活的积极影响,从而积极主动地使用EAP;及时借助各种媒介呈现员工接受服务后的反馈和建议,帮助EAP执行人员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安排和调整。
(2)统合内外资源。这个步骤很重要的就是详细分析组织的人文和物力两方面的环境。为了更全面、清晰地统合内外可利用的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和相关部门的主管一起召开会议,商讨宣传计划,分配宣传任务。
(3)制订计划:
·确定宣传形式。根据企业现有条件和要求来选择适当的宣传形式,然后细分每种形式的工作步骤,以及需要利用的组织内外资源。
·确定宣传的阶段、任务及时间表。不同宣传阶段的目的不同,宣传的任务所侧重的方面也相应不同。如开始阶段是为了让员工更加了解EAP,为将来他们能积极使用服务打下基础;中期则是为了及时反馈服务近况,提高服务使用率;后期则是项目收尾,为项目的继续执行做出努力。在制订计划的时候,要尽量把各阶段不同的宣传工作细化。在实际操作时,要按照时间表严格执行,才可能保证宣传及时、到位。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应该由专业的财务人员和EAP工作人员联合完成。核算中不仅要计算可能发生的费用,还应该计算出组织内其他成员出于义务帮忙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核算出成本后,EAP工作组需要进行集体讨论,根据整体项目的预算,对其中明显超出或者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省的费用进行修改,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对整体计划进行再次调整。
·确立工作人员。由宣传人员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确定工作人员,完成成果的衔接,并由最终审核人员核查宣传结果,最终确定宣传形式和内容。
3.宣传推广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宣传。
宣传的首要任务是让所有组织人员了解EAP、接受EAP,能够主动使用EAP的各项服务。本阶段通过讲座、EAP使用手册、电子邮件、网页、短信、宣传栏等形式,向员工全面介绍EAP概念、EAP各项服务内容、EAP执行程序,以及员工如何获得EAP的帮助、如何监督EAP的执行等相关内容,让EAP理念及相关知识深入人心。对于EAP和项目的介绍越详细,员工越容易相信,并积极地使用它。
对员工的宣传,更多的是介绍EAP的概念和如何使用EAP服务,以及提供服务的专家和运作项目的工作人员。对管理者的宣传,除了员工的介绍外,还应该着重介绍项目的操作程序和监督方法,让管理者更多的了解整个项目的运作周期和阶段,并能随时了解EAP的进展状况和取得的效果。尤其让管理者知道,EAP项目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对他们日常管理和生产工作的实际帮助,促使他们在自身使用的同时,也能成为服务的推广者和支持者,主动推荐员工接受EAP服务,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此外,这个阶段的宣传也要注意对EAP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这是整体项目顺利执行的强力保证。
第二阶段:互动完善。
在EAP各项服务开始展开的情况下,宣传促进作为辅助,推动整个项目更加顺利的实施。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海报、宣传栏、电子期刊、内刊专栏、网页、内部广播等渠道,向员工进行主题知识的介绍、新活动的预告和建议、信息的收集等信息互动。通过接受服务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形式,完善各方面工作,使组织人员能够享受到更为周到、贴心的服务。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
本阶段是宣传的最后部分,同时也是EAP整体项目的收尾阶段。经过一个EAP周期的磨合,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此时的宣传促进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针对性。这个时期的宣传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对全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发扬优点、找到不足,向组织领导汇报项目执行过程和效果,并展望新一周期的工作;其次,由于此阶段EAP的重点是评估工作,宣传促进作为辅助,为了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和配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呼吁员工积极参与问卷调查、访谈、反馈等,对推动评估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4.宣传的形式
(1)印刷品的宣传。
·EAP自助手册。主要介绍EAP的服务项目,公司鼓励员工使用EAP的政策、接受服务的方法,服务人员的专业保证、保密原则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目的是使员工学会怎样利用组织为他们提供的EAP服务。
·EAP简报。介绍相关活动内容、活动主题、活动进行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吸引员工的注意,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宣传栏。依据不同主题,分期向员工介绍EAP的相关知识,如子女教育、缓解压力等内容。
(2)广播和电视。
(3)网络宣传。如OA系统EAP专题、短信课堂、彩信手机报等。
(4)其他促进EAP的措施:
·报纸、杂志、小册子、招贴、卡片;
·礼品,宣传页;
·工作坊,午餐时间交流;
·员工适应性会议;
·主管培训;
·电子邮件,内部网文章;
·在线心理测试。
不同企业的EAP项目采用的宣传促进模式会有所不同。但是,只有通过宣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组织员工对EAP、对心理咨询的看法,使他们把接受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并视之为精神福利,同时也才能提高组织对EAP服务的使用率,使EAP项目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
EAP的培训内容
EAP是在广大员工参与的基础上推动与实施的,因此,为了顺利执行EAP项目,必须通过培训让公司全面系统地了解EAP。员工培训包括为员工提供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生活方式、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挫折应对等一系列内容,帮助员工掌握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方法,教育员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能够辨别健康问题的一些事前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企业绝对不会惩罚或歧视有健康或者心理问题的员工,并且会加以鼓励。培训管理人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实施EAP项目中的重大责任。管理者培训的目的是让管理者学会如何消除问题员工抵触情绪的方法,能够运用工作表现和工作记录来辨别哪些员工需要帮助,掌握员工心理管理的技术。能在员工出现心理困扰问题时很快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管理者要学会在问题严重到解雇员工之前,鼓励员工使用EAP来解决问题。
1.选择心理培训内容遵循的原则
目前,企业心理培训有态度培训、自信心培训、情商训练、压力管理训练、职业心理培训、生涯心理辅导、拓展训练等。一般来说,选择心理培训的内容要遵循以下原则。
(1)岗位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原则,就是考虑到企业对员工素质需求的个性化差异。首先,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员工的心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在有些企业的文化中,勤奋、踏实被看做是一种瑰宝,而在另一些企业中,聪明和良好的交际能力被看成是成功的法宝。因此,在进行心理培训时,必须针对行业和企业的要求。另外,企业员工由于岗位和层次的不同,岗位胜任能力对心理素质也有不同的需求,在进行心理培训时也要体现这一差别。
(2)发展适应性原则。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发展适应性原则,一是要根据企业战略对员工的心理素质需求进行培训,使心理培训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在心理培训的内容选择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员工已有的知识背景、学历水平、行业以及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地区为例,在经济落后地区,很多企业还没有树立心理培训观念,因而在心理培训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而在沿海地区,心理培训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培训内容则可以适度的大胆创新。
(3)健康安全性原则。在企业心理素质培训中,无论设计什么活动、完成什么任务、采取什么措施,均应有利于受训者身心的健康发展,均须保证受训者的安全。在进行高风险活动中,要选择可靠的培训机构,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购买员工意外伤害保险,并适应受训者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既要达到应有的效果,又要确保受训者健康安全。对于涉及员工的心理隐私以及较大心理刺激的培训内容,则要严加把关,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4)经济性原则。培训是投资,也是成本,因此在心理培训内容上,企业一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围绕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急需解决而且带有共性的问题来设置培训内容。个别性的员工需要心理帮助,可以采取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出现了团体性的认知偏差、职业倦怠、工作态度及群体性心理危机等问题,则可以考虑进行心理培训。
2.心理培训的方法选择
目前,心理培训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五种。
(1)心理暗示法。在企业心理培训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暗示对员工的心理与行为施加影响,促使员工的心理与行为朝着目标方向发展,同时使员工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心理暗示法可以用来培养员工的自信心;可以改善员工的心理品质,如记忆力、时间管理能力、习惯矫正等;也可以用来快速塑造企业文化。
(2)游戏训练法。游戏训练法是现代企业培训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寓教于乐的有效方式。运用游戏训练法时应注意:游戏的设计与选择应符合训练目标要求,达到训练目的;培训师要做好游戏组织者、协助者、旁观者角色,能洞察受训者行为心理;游戏结束时要引导受训者分享交流体验、感受、思想,得出经验或结论。游戏训练法常用来改变员工已有的认知方式,改良群体的人际关系,改善员工的心志模式。
(3)拓展训练法。拓展训练法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利用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活动过程中,人的勇气与自信、理解与沟通、进取与互助得到增进。拓展训练常用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员工默契,促进沟通。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励与会者的创意及灵感,以产生更多创意的方法。此方法重在集体参与,增加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个人的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使学员在集体活动中变得更为积极活跃;在集体参与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思想产生。
(5)角色模拟法。角色模拟法就是联系职业岗位中的现实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或仿真情境,让受训者模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通过自己的角色活动获得心理体验,并分享体验、分析角色行为,纠正错误,以形成特定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角色模拟法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换位思考能力,打破部门之间的隔阂和误会,促进员工之间的共情与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全局观念。
(6)心理剧技术。心理剧是由Jacob L。Moreno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它是在团队领导者的引领、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团队成员的创造性的参与表演,使团队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情绪得以表现、释放,并且提升自己的洞察力,获得对问题和自身的更深的理解,进而发展出健康的、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新的行为。心理剧也可以用来优化员工的个性,在心理剧表演过程中通过这些“个案”,员工能普遍觉察到自己身上“看不见”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的负面人格特质,从而起到修复心理创伤、提升心灵品质的效果。
3.心理培训的内容
心理培训的内容通常包括职业心理健康、压力管理、挫折应对、情绪管理、职业倦怠、工作与生活平衡、沟通管理、职业发展、家庭关系、保密性宣讲、EAP的使用流程和方法、经典案例、家庭成员的使用帮助等。这些培训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心态与命运培训。心态与命运培训课程的意义是:以态度决定行为导向,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和现场互动,教会员工要从心态出发,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并引导员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可以说,心态培训是企业职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培训,是企业员工的培训之本。
员工心态与命运培训课程的收益是:通过建立轻松、愉快、沟通性强的学习氛围,引导员工关注自我、价值、工作,树立正确的整体观念,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提高企业全员整体素质,降低员工流失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绩效。
(2)压力管理培训。压力管理培训课程的意义是:在高速运作的现代社会,员工们为了达到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目标,往往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强制压抑自我,其中对情绪的压抑最为严重。心理学一般认为,当人们用意志力压抑情绪,表现出的正常行为虽然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的紧张,无法消除内心的情绪纷扰。长此以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人们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造成更大的身心危害。只有让困境中的心理重压得以宣泄,才能消除心理上的阴霾。
压力管理培训课程的收益是:通过培训,将使员工知道自己的压力来源,寻找到对自身有效的压力管理方式和放松方法,找到壮大自己身心的力量,学着去培养良好的精力、平衡生活、和谐身心,学会简单的心理危机处理方法。
4.心理培训的效果评价
心理培训的效果评价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着眼于培训效果评价;二是作为对受训者的实效性的评价,即心理培训是否有助于提高受训者的心理素质。就第一层评价来说,培训效果的评价是整个实训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效果评价应体现发展性、全面性、多样性和多元化。所谓发展性,是指评价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员工的发展水平,重视每个员工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所谓全面性,是指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员工的个性,更多关注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重视员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多样性,是指评价方法上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结果性评价,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所谓多元化,是指评价的主体既有培训师,又有受训员工,有培训师评价、员工自评与互评、员工与培训师互动评价。
在心理培训的实际操作中,则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进行评价:①培训师对员工的训练成绩评定:心理培训过程的参与投入程度;各项操练的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个人作业的质量;个人的进步程度;训练纪律的遵守情况等。②训练后员工对自己的评定、体会、总结。③员工对培训的评定:整体印象;授课评价;训练设施;教材讲义;训练内容;互动交流;最好与最差项目等。
企业心理培训是否有助于提高受训者的心理素质的评价,应该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且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可从以下标准进行评定:目标的合理性,如是否符合心理培训的总目标,是否符合训练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和特征,训练目标的范围是否适当等;主题的适宜性,如适人、适时、适地、适势等;主体的参与性,如活动参与性、受训者的内心体验等;策略的有效性。终结性评价可从评价受训者的职业心理素质提高与行为变化两个方面进行。心理素质发展,主要采用受训者心理素质测量系统进行测验和评价;行为变化可以从受训者参与心理素质培训后行为的变化进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