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84

第84章 冬至节的文化意韵

冬至不像很多其他节日那么精彩纷呈,在漫长的历史中,它没有被掺入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而是更多地保留着原初状态的节令意义,不过,正是在这种近乎淡薄的纯净凸显了冬至独特的文化意境。

很早以前,冬至就成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也在冬至这一天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如陆游、杜甫、白居易等,但最能体现冬至独特韵味的文学形式当属数九歌和九九消寒图。

数九歌

自南北朝以来,中国民间就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天即八十一天的风俗,以消遣寒冷的冬天,期盼温暖的春天。而最早的数九歌是敦煌文献中的《咏九九诗》,它反映了当地冬至以后的气候和人们心情的变化。到了宋代,有关数九歌的记载多了起来。如《岁时杂记》载:“鄙俗自冬至之次日数九,凡九九八十一日。里巷多作《九九词》。又云‘九尽寒尽,伏尽热尽’。”而苏辙的《冬至日作》一诗中也有:“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但北宋流行的数九歌大都已经失传。

南宋周遵道的《豹隐纪谈》记载苏州一带的数九歌:“一九二九,招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眼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此歌在江南一直流行到清代。明代中国南方还流传着这样的数九歌:“头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穷汉街上舞;六九五十四,蚊蝇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着衣单;八九七十二,赤脚踩烂泥;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然而,流传到今天最为流行的数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消寒图

中国古代冬至还流行“九九消寒图”,又称“九格消寒图”。所谓九格消寒图,是指该图横九格、竖九格共九九八十一格,人们从冬至日起每天一格,在格子里画上一个表示当天天气的圆圈。圆圈画在格子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以显示阴、晴、雨、雪。“九九”格满寒消,故谓“九九消寒图”。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葫芦消寒图、孩儿消寒图等多种。它们既是计算时间的日历,又是精美的装饰品,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因此,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

九九消寒图源于宋末元初,当时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被元兵押至大都,正值冬至,他面对敌人,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无畏精神,潇洒地在牢狱的墙壁上绘画“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以自勉。他在墙上画梅九枝,每枝九蕾,每天将一蕾改缀成花,九九八十一天画满九九八一朵梅花,既计算着被囚的时日,又表达了自己凌霜傲雪的英雄气概,却不幸在花成寒消之日慷慨就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便依据文天祥的意趣,改头换面以圈代梅,构思了“九九消寒图”以寄托哀思,并将这种文化习俗传承下来。

此后,人们仿照九九消寒图的形式创作了很多词句,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前春幽挟草巷重茵”、“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字样,也凑成八十一笔,只是用字笔画略作繁减,每日一笔,即可完成一幅消寒图。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如上联为: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下联是: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一幅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联成,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延伸阅读

唐宋诗人笔下的冬至

杜甫有《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写过多首冬至诗,但此诗的影响很广,它主要描写了当时冬至的天气、物候和风俗,诗人身在异乡,其冬至事物却与故里差别不大,虽有乡愁却不浓重。尤其是第三个联句,已成为后世过冬至时常贴的一副对联。

白居易有《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这首诗也是诗人在远行途中逢节有感而作,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冬至日深切的“佳节思亲”之情。

陆游有《辛酉冬至》诗:“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冬至节时对自己年老家贫的叹息,从诗中也可看出,古人对待冬至有如过年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