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81

第81章 阴极阳至话冬至

冬至是中国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因此,古人对冬至的看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所以叫做“冬至”。

在中国古代,冬至一向被当做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加以纪念,中国民间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此外,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经》讲:“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冬至前是大雪,后是小寒,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但是古人认为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依照中国古代传统历法,冬至又可称为冬节。一般来讲,中国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公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在中国民间还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其意思大概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实际上,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讲,冬至日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低,因此北半球在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过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

延伸阅读

葭灰占律

在历史悠久的冬至文化中,葭灰是最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之一。具体而言,葭灰所指的就是“葭灰占律”,这也是在中国流行了约两千年的测侯之术。据《后汉书律历志》载:“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意思是:在一密闭性能良好、温度与湿度变化不大的屋子里,按一定方位排列十二个木案,案面做成内卑外高的倾斜状,将十二律的律管依序排列在桌上,并在长短不一的各管内覆填以葭莩(即芦苇衣膜)烧制而成的灰。古人相信十二律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当各月所属中气到来时,将引发地气上升,而此气可使相应律管中所置的葭灰扬起。

冬至节溯源

冬至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周朝,到了汉代开始成为一种节日,为人们所庆贺,之后便一直延续到今天。由于古人一直把冬至看作节气的起点,因此民间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还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冬至这一天,由于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因此,古人认为此刻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即将回升。故而,冬至便成为历法上的重要节气之一,所谓“气始于冬至”,就是这个意思。

早在周朝,冬至日便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以郊祀祭天的记载。《周礼》中规定,在冬至日,要举行“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故而周代的拜岁和贺拜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太初改历,采用夏历后,才把元旦(春节)和冬至分开。到了春秋时代,先民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的方式测定出冬至的科学日期,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因为它的日子并没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汉代以后,冬至节开始成为民间的一种节日。《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古人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唐宋时代,冬至的地位更为重要,当时的人们甚至认为“冬至”与“岁首”并重。据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另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载:“十一月冬至,正当小雪、大雪气候。大抵杭都风俗,举行典礼,四方则之为师,最是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送馈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姻,加于常节……此日宰臣以下,行朝贺礼。士夫庶人,互相为庆。太庙行荐黍之典,朝廷命宰执祀于圈丘。官放公私嗽金三日,车驾诣攒官朝享。”可见,当时每逢冬至,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车马喧嚷,街巷拥挤,行人往来不绝,颇有节庆气氛。

明清时代,冬至依旧长盛不衰,此时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要亲自举行郊祭(即祭天),百官要进表朝贺,所有礼仪一如年禧。《帝京景物略》中便记载了人们庆祝冬至时的盛况:“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衡,一如元旦。”之后过冬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延伸阅读

冬至悬土炭

中国的先民虽然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很差,但十分注意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有时候还会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加以验证。其中“冬至悬土炭”就很典型。据《史记》载:“冬至,短极,悬土炭。”就是说,在冬至前三日,悬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让两边轻重刚好平衡。到了冬至日,阳气至,炭那边就会重,而夏至日阴气至,则土重。很明显,这个简单的小实验的原理在于炭的吸水性。关于这个也有解释:“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因为炭的吸附性要远大于土,在天平平衡的前提下,冬至日当天要较前三天湿气重,故而炭那边就重了;而夏至日则相反,是逐渐趋于干燥的,所以结果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