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72

第72章 火树银花赏花灯

元宵放灯是元宵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古代的墨客骚人,还常常吟诗作画,增添其雅兴。现今,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

旧时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元宵节放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于是人们就组织起来去猎杀它们。

有一年正月,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放灯的历史

一般认为,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据说汉明帝十分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流传到民间。以后,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另外,也有说法认为元宵节燃灯习俗源于道教“三元说”,正月十五是天官生日,道教的上元节,天官喜乐,故要燃灯。

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期间,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等,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到宋元时期,赏灯活动更加热闹,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更延长至五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并且在宋朝时,新增了“猜灯谜”的活动。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明代连续赏灯十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而且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赏灯活动也缩短为三天,但是民间的灯会仍然壮观,除了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至今,元宵节放灯之俗,依然盛行。

延伸阅读

“灯谜”的由来

相传有个姓胡的财主,横行乡里,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拚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像饿狗啃骨头一样,恨不得嚼出油来。

一年元宵灯节的晚上,各家各户街头房前都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个叫王少的人也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财主门前,挑起花灯,引得好多人围看。财主也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他认不全,就命身后的帐房先生念给他听:“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财主一听,气得面红耳赤地说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老爷你这是犯了猜疑。”财主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周围的人见了,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后来越传越远。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所以就叫“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