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60

第60章 浪漫的七夕节传说

中国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相传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又被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而其中牛郎和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七夕节,普遍认为是在牛郎织女这个浪漫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牛家庄有一个孤儿叫牛郎,父母早逝,跟着兄嫂一起生活。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一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伤心地赶着牛进了山,这时,有位白发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得知他的遭遇后,告诉他说:“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牛郎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老牛,老牛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在自己的精心照顾下,老牛的病终于好了,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回家后,嫂子还多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最后嫂子更是把牛郎赶出了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牛郎回家后看不到织女,急得和两个孩子放声痛哭。这时老牛告诉牛郎,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在它死后,可以披上它的皮上天。老牛死后,牛郎披上牛皮,飞快地追赶王母娘娘及织女。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后来每到农历的七月初七,人们都会仰望银河,希望可以看见牛郎织女相会,并且希望自己得到浪漫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传说溯源

牛郎织女故事的轮廓是在汉代形成的,《古诗十九首》之一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凄婉的歌声,对于后世牛郎织女故事的创造,显然有启示作用。

后来,魏文帝曹丕写了一首名为《燕歌行》的七言古风,也提到了牛郎织女:“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用牛郎织女的哀怨对比人世的凄凉。

六朝时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比较完整了。《月令广义》引南朝梁殷芸《小说》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同是南朝梁的吴均则在其《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当问:‘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成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传到后世,文人更把这个故事用作夫妻或情人相会的典故。以后,经万口相传,你添我补,逐渐定型,成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虽然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延伸阅读

“吃醋”的由来

吃醋是妒忌的同义词和比喻语,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故事发生在唐朝。有一天,唐太宗看到重臣房玄龄的脸上有伤痕,随即问起缘由。房玄龄无奈之下只好道出真相:是被妻子抓破的。太宗大怒:“天下竟有如此悍妇,伤爱卿,罪不可赦!”便当即召房玄龄之妻上殿,对她说:“爱卿日夜操劳国事,汝不能尽伺候之责,反如此凶悍。今赐美女以侍爱卿,汝当领旨。”房妻表示不能接受。太宗又表示,她只能在服毒自尽和同意丈夫纳中选择其一。

性子刚烈的房妻没有犹豫,拿起面前的“毒酒”一饮而尽。但奇怪的是,毒性却久久没有发作。太宗哈哈大笑,原来杯中盛放的只是醋。以醋来代替毒酒,目的仅在于吓唬房妻而已。

从此,世人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来,成为两性嫉妒对方另觅新欢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