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57

第57章 祈丰收,话农事

夏至除了是昼夜变化的界限之外,还是盛夏来临的起点,这时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但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病虫害常有发生,必须加强田间管理。

夏至节气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农作物生长旺盛,但同时也是发生病虫害、水旱灾害最频繁的时期,这对于农作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而农作物受害的程度将直接决定粮食的丰歉。因此,旧时,为了禳灾避难,保佑五谷丰登,人们往往寄托于夏至节祭祖祀神,祈求禳灾避邪、作物丰收。

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土地神(或称地母)、水神等。祖先庇佑子孙,土地神主宰农作物的收获,水神主管降雨。当然,祭祀对象、祭祀仪式及供品也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而多有差异。

如浙江金华地区就有在夏至节时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的习俗。而在多旱的北方,一般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但当雨水过多以后,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过去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还多祭祀二郎神,即李冰次子,民间供奉他为水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天旱了,请二郎神降雨;雨多了,请二郎神放晴等。

在广东阳江地区,农历夏至期间还有开镰节,即在开镰前一天晚上,各户要做面饼、茶,备酒,在广场上跳禾楼舞,并摆大桌,其上站一位禾娘,拜四方,唱大话歌,一男子在桌下伴唱,祈求夏季丰收。

此外,夏至来临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天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少,正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农作物上,作物就不会遭受病虫害。

旧时民间还常常以这一天的天气占验农作物的收成。如夏至在农历月末或夏至日有雷雨,那是歉收之兆;夏至在朔日,则是吉兆。旧时还有《夏至九九歌》,以夏至为起点推算时令变化:

一九和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淴浴;

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入寺;

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延伸阅读

三伏的由来和时间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俗话说“热在三伏”,一般来说,“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需注意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