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05

第5章 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佛文化的一些因素,加上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吸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节日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积淀,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中国传统节日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若干鲜明的特点。

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农耕生活

中国传统节日中所有的活动,包括祭祀、庆贺、社交、游乐,以及宗教等民俗活动,都与人们的农耕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都直接源于农耕生活,服务于农耕生活。

如春节是庆祝上一年的丰收,同时又是新一年的开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清明时节雨纷纷,万物萌动,其活动多与祈求丰收有关;端午节春光明媚,百虫孽生,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等等。

中国文化的具体展现

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既不是单纯的祭祀、怀念,也不是单纯的热闹、娱乐,它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

首先它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展示了中国人的才艺与智慧。如庙会中的百戏杂陈,春联的书法和文采,窗花的巧思巧手,灯会上的奇巧灯饰,灯谜里藏的丰富联想等。

其次还表现为民族与区域的融合。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其他民族地区也普遍流行。与此同时,汉族节日中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风俗,如春节在院内立灯笼杆,就是受了满族祭神杆的影响。节日中的许多游艺活动,如秋千、高跷、骑射、杂技等,原来都是少数民族的习俗。

此外,由于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因而节日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区性特点。除汉族节日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布朗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殊意义和习俗,与汉族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节日。

传统的民族节日文化,就像一条生生不息的长河,绵延不断,广为传播,民俗节日和民间文化艺术也就在这流变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延伸阅读

古代的主食——五谷古代农业以五谷为主。五谷,指五种谷物,在古代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麦、;另一种指麻、黍、、麦、。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把麻列入谷类,是因为麻籽可以充饥。不过,麻籽在古代主要是贫困人吃的,富贵人认为难以下咽。《诗经 七月》说“九月叔(拾取)(麻籽),食我农夫”,说明麻籽是农民的主要食品之一。

黍,即现代北方的黍子,又叫黄米。,是今天的小米。在古代黍与经常连在一起说,如《诗经》屡言“黍重”、“黍方华”等。

麦,麦子,在古代的地位没有黍和那么突出。就是豆子,原指豆子,又作豆类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