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48

第48章 遍插茱萸避恶气

唐代文学家张说的《湘州九日城北亭子》中有“西楚茱萸节”,这反映了古人把茱萸作为重阳节的标志之一。这一天人们不仅插茱萸、佩茱萸,还要饮茱萸酒,以避邪气。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楚王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令人将使者赶了出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将吴国使者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全靠吴萸挽救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前面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世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插茱萸

早在三国时代,每逢重阳节,民间就有用气味浓烈的茱萸插头以避除恶气的习俗。据《风土记》载,这种插头的茱萸,本属一种香料,味道辛香,也可以入药。人们之所以认为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是因为茱萸在古代有多种作用,《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它的三种妙用,其一是饮茱萸水。汉代的《淮南万毕术》说:“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瘟病。”其二是种茱萸益寿除患。《杂五行书》说:“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其三是悬茱萸子却鬼。《淮南万毕术》说:“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人也。”总之,古人认为茱萸可健体避邪,特别是茱萸子具有却鬼的咒物功能。虽然重阳插茱萸之俗自宋以后渐衰,但一直流传下来。如明代正德年间的《新城县志》载:“九月初九男女老少俱插茱萸一枝,谓可避恶气。”清代嘉靖年间的《龙溪县志》也记载了重阳节插茱萸以避恶的习俗。

佩茱萸

除了头插茱萸之外,佩带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西晋周处所编的《风土记》还记述了人们佩茱萸囊的情形。茱萸囊即装有茱萸的佩囊,而且茱萸囊必须要用红色,因为红色被认为是避邪之色。古代每逢重阳节,人们便将此物佩系身上,以避邪祈福。此外,在唐诗中也有涉及佩带茱萸的诗句:如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绝》:“萸囊系牧童”;孟浩然《九日》:“茱萸正可佩”等等。佩带茱萸传至后世,如宋代洪皓的《渔家傲》词:“臂上萸囊悬已满,杯中菊蕊浮无限。”明代嘉靖的《南康县志》:“重阳登高玩菊,佩茱萸随其所适。”总起来看,佩茱萸习俗在宋代以后逐渐衰落。到了清代,重阳节的习俗逐渐演变为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因为重阳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只是强调避邪消灾,但是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当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茱萸酒

自唐宋开始,重阳节饮茱萸酒的风俗开始兴起,这与插茱萸、佩茱萸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思邈的《千金月令》说重阳日饮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唐末五代《提要录》记载:“北人九月九日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避恶。亦有人盐少许而饮之者。”又说:“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避恶。”可知茱萸酒饮法有二,一是研茱萸放人酒中加少许盐;一是用酒服茱萸子。宋人饮重阳酒更盛,《梦粱录》说,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是因为茱萸名“避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借此两物饮酒,以消阳九之厄。作为避邪翁的茱萸在明靖时代更成为重阳酒的添加物。嘉靖河南《商城县志》说重阳节要饮茱萸酒登高。嘉靖安徽《石棣县志》记载:“饮茱萸酒,云避不祥。”明代饮茱萸酒南方盛于北方。避不祥、避山岚、避毒、避邪气是人们饮茱萸酒的目的。

延伸阅读

茱萸

多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因为此地的质量最好,所以又叫吴,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也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植物,它的果实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它的叶子可以治霍乱,它的根可以杀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因此,古人便认为具有避邪去灾之效。此外,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但清代以后,随着辣椒的传入,逐渐退出辛香料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