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35

第35章 清明节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中国人的重要节日。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充满缅怀和崇敬。因此,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每到清明节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便写出了清明节的这种特殊气氛。

清明扫墓的历史

清明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秦以前就有祭墓之事,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史记留侯世家》说,张良在夏季的伏日和冬季的腊日墓祭传授他兵书的黄石公。《汉书萧望之传》也说墓祭萧望之的时间是“岁时”。东周战国时代的典籍中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盛行。

而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情,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扫墓遂成为社会的重要风俗。《大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这一习俗在唐诗中也有所反映,如杜甫的《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另外,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诗中说“冢墓累累人扰扰”,也反映出唐代已有清明扫墓之俗。

此后寒食节逐渐消亡,并入清明节,二节的许多习俗也渐渐融为一体。所以清明节表现出的主要风俗事项之一便是扫墓。依据清代地方志的记载,可知扫墓已成为清明节最主要的内容。人们届时为祖先的坟墓除草添土,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或在坟上插一木棍,上挂纸条,带着祭品,焚烧纸钱,举行祭祀仪式,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清明祭扫的方式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这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

如是在家或祠堂祭祖先,则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自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此既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延伸阅读

清明祭拜祖先的传说

清明祭拜祖先时,总要在坟头上压一些纸钱,传说这与汉高祖刘邦有关。

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战争,使得一座座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也东倒西歪,破损断裂,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他的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刘邦非常难过。最后他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握在手中,向上苍祷告:“爹娘在天有灵,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当时风刮的很大,但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