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01

第1章 节日起源与农事活动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其起源说,大都跟人们的农耕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在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时期,为满足人类美好愿望的一种活动。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农耕为主。春播,夏作,秋收,冬藏,季节时令决定着农事活动,古人还创造了有利于农事的精密的时序。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部分与此有关。

历法与节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为了掌握耕作的季节,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这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有很大的作用。

根据《史记 历书》记载,颛顼时已设“火正”官,帝尧时又设羲和之官,专事“明时正度”的工作,即观察天象来确定四时季节,制定了颛顼历。夏代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来定时月,并用天干纪年,制定了建寅的夏历,以月亮圆缺为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商代已用干支纪日,制定了建丑的殷历;周代制定了建子的周历。

由于各代历法的不同,所以表达庆丰收、祭先祖的年节的日期也不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年节”,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年节”,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年节”,而早期的颛顼历以十月初一为“年节”。直到汉武帝时,以夏历为依据,制定《太初历》,以正月初一为“年节”。此后,除个别王朝短期改用殷历或周历外,代代沿用,历时两千多年。由于年历确定,每年的“年节”(春节)就随之而固定下来。

节气与节日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一组节令的总称,即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初只有夏至、冬至,后来逐渐完善。如,《尧典》记录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吕氏春秋》记载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月长至(夏至)、立秋、月夜分(秋分)、立冬、月短至(冬至)”八个节气。这表明当时四时八节的日期已经推定,已成为农耕生产活动的依据。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如春节、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天贶节(六月六日)、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有些节日甚至本身就是节气,如立春节、清明节、夏至节、冬至节等;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年四个季节、十二个月,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一套时序系统,不单单是“不误农时”的保障系统。农业的需要使它逐渐完善,它不仅仅充当耕作时间表,为整个社会生活所遵循,而且与民众的消祸祈福心理相结合,演变成岁时风俗,最终形成节日。

延伸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的统称。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