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300000065

第65章 温馨新婚夜的陪衬——“点花烛”习俗

很多地方都有新婚之夜点花烛的风俗,其是与合卺、结发具有同等意义的新婚洞房礼仪。

花烛是婚礼时用的绘有龙凤等吉祥彩饰的大红蜡烛,点花烛又叫“点长明灯”、“点长命灯”。后世以花烛喻结婚,何逊在《看伏郎新婚》中有诗云:“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新婚之夜,新郎新娘通宵不睡,谓之“守花烛”。花烛要在新婚之夜由新娘新郎共同点燃,所用花烛是新娘结婚时陪嫁过来的嫁妆,并且摆设在新房内。点燃蜡烛以后,必须要等到第二天天亮才能熄灭。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新婚之夜新郎借助闪烁的烛光初次看到新娘容貌的情景。

关于新婚之夜点花烛的渊源,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商纣王自焚摘星楼以后,姜太公念其只是听信谗言,喜淫无度才落得此下场,便封给他一个“天喜星”的神职,让其掌管民间的喜事。谁知纣王商好色的本性并没有改变,看见哪个新娘子美丽,他就会躲在新房里不走。当新郎出去招待前来贺喜的亲友时,他就会出来冒充新郎糟蹋新娘子。因为聘娶婚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新婚夫妇在婚前并没见过面,所以商纣王才会屡屡假扮新郎得逞。老百姓们都埋怨姜太公,纷纷质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昏庸好色的皇帝做天喜星。姜太公无奈之下向周公求助,于是周公定下规矩,新婚之夜为了避免新娘认错新郎,一整夜洞房内都要点燃花烛。

从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新婚之夜点燃花烛的浪漫意境和甜蜜气氛。唐代杨师道在《初宵看婚诗》中说道:“洛阳花烛动,戚里画新娥。隐扇羞应惯,含情愁以多。轻啼湿红粉,微睇转红波。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北周庾信在《庾子山集》的《和咏舞》中云:“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南朝梁何逊在《何记室集。看伏郎新婚》云:“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花烛之礼的来源,很多专家认为,这种风俗源于古代在黄昏之后娶亲的习俗。《仪仗是昏礼》云:“昏礼下达。”郑注:“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黄昏正好是“阳往而阴来”,“月入三商”的时期,先秦时期的迎娶,多在此刻进行。在黄昏举行婚礼,点烛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也有些专家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点花烛”习俗来源于古代的抢夺婚,《礼记曾子问》云:“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相思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可见,女方家长彻夜不眠,整夜点烛,目的就是为了怀念和纪念被掠走的女儿。男方担心儿媳妇被抢走,女方家长则思念被掠夺而走的女儿。所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根据花柱的特点,又开始探讨其包含的象征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花烛代表着白头偕老,因其每只蜡烛都有一根芯,所以又是夫妻之间一心一意的象征。不守花烛的新婚夫妇,新人入眠以后,伴娘须时时进房察看花烛有没有损坏和熄灭的现象,害怕其有恐有不祥之兆。旧时迷信观念认为“左烛尽新郎先亡,右烛尽新娘先亡”一说,所以如一烛熄灭时,也应立刻将另一烛熄灭。

延伸阅读

关于蜡烛的佳句

蜡烛有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牺牲精神,因此很多文人墨客都将其作为自己创作的灵感和表达感情的媒介。杜牧的《赠别》一诗写道:“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借物抒情,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使周围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就借蜡烛比喻自己与爱人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对爱情是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