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10308600000058

第58章 便民桥

小沙河九曲十八弯,东躲西拐来到大石镇,始称黑石河。黑石河两岸各有一个村庄,一个叫河东村,一个河西村。有条人行路连接两村,中间被小河隔断。因此,河西村的村民赶集上店,河东村的孩子上学读书,都免不了脱鞋湿脚;也有穿皮靴过河的,极不方便。最怕寒冬腊月,寒风刺骨,过河人无不望河兴叹,叫苦连天。

那年,国家搞了商品经济,号召人们勤劳致富。河西村便有头脑灵活的人上山砍了树,在河里搭了一架便桥。桥由三根树木并排而成,上铺沙土,下顶木桩,除了胆小头晕的外,都能平安而过。桥西搭一草棚,河西人守在棚内,专事收费。最先收五分,而后一角,三角,到五角。就这样冬搭夏拆,河西人既方便了两岸群众,又找到了一条致富好门路。

一日,河东村的人饭后无事,聚在门口聊天。有人望着眼前的黑石河,突然质问大家:“我说各位,这小河从咱们鼻子底下流了几千年,难道就没有咱们河东人的份儿?”“谁说没有咱们的份?”“那为什么年年只许他河西人搭桥,赚咱们河东人的钱?”“对呀!”河东人这才大梦初醒,个个愤愤不平,一齐嚷道:“咱们也搭!”于是这年秋天,河东人赶到河西人之前将小木桥搭到黑石河上。

河东人搭桥时,作了很大改进,将桥面多加了一根原木,桥上铺土,又宽又平,老幼能过,还可走自行车。

可这下子河西人不干了:“年年都是咱们河西人搭桥,他们这样做明明是欺负咱们嘛。”

“对,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个面子非得捞起来不可。”河西人摩拳擦掌,准备同河东人比试高低。这时,河西村的村长说话了:“要搭,咱们搭个像样的,一则压垮他们河东人,一则方便自己。你们想,这几年搞商品流通,被一条小河挡了道,河西的产品流不出去,河东的商品通不过来,全靠肩挑背驮,算是吃尽了苦头。再搭,咱就用好木头打桩,上面再铺木板子,这样,人车马车都能过。各位说怎么样?”

河西村是个大村子,说干就干,老少齐动员,不久就挨着河东人的桥下修成了一架坚实的马路桥。而且收费颇低,专与河东人竞争,你收五角我收四角,你收四角我收三角,不几天就把生意全揽过来了。

河东人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幕,便一狠心道:咱们不收钱了,免费!看你还收谁的钱。然后拆棚走人。

河西人赌气道:咱们也走人,不收一分钱。

于是,两座土木小桥就并列在黑石河上,像两道彩虹并驾齐驱,人们过桥不再花一分钱。可河东村和河西村从此结下冤家对头。

一天,一位乡通讯员采访归来,路过这两座无人看管的便桥时,灵感大发,脑瓜一转,没经核实就构想了一篇通讯报道。标题为:《千年小河难坏过河人,两村携手争造便民桥》。

这篇报道在县报上发表之后,县长给乡长打来电话,认为这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活教材,要求表彰河东村和河西村。为此乡里举行全乡群众大会,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两块分别写着“精神文明示范村”的牌匾,由乡长亲自颁发到河东村和河西村村长手里。两位村长也握手致意,互致祝贺,却一直低着头,眼睛不敢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