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10307500000028

第28章 管理者不能凡事都亲历亲为

不懂得授权的领导是低效的领导,授权之后不知道监管的领导是愚蠢的领导。当然,这二者之间的分寸极难把握,弄不好极容易造成人浮于事或者权力失控的两极局面,但是,只要把握授权与监管的平衡点,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管理者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当然是权力,有了权力,管理者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但是,有不少管理者并不善于恰当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什么事都不放心,都要亲自过问。在这种对权力的严控中,管理者成了最忙最累的人,而整个管理局面却又迟迟难以打开。

美国著名的管理顾问比尔·翁肯曾提出过一个十分有趣的理论——“背上的猴子”。在这一理论中,“猴子”就是指组织中各成员的职责。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当他们加入组织以后,管理者就按照下属的职责,分配给他们不同的“猴子”。组织成员的工作就是完成自己的职责,也就是喂养自己的“猴子”。

在“猴子理论”中,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猴子”的健康。显然,如果组织成员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他所喂养的“猴子”就是健康的;但若他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他所照料的“猴子”就会生病。“猴子”生病无疑会影响组织的整体竞争力。而要想使“猴子”健康起来,关键在于协助员工完成自己的职责,提高其工作能力,或者将其调离,让能够胜任的人来承担这一职责。

然而,很多管理者却在这一问题上跌了跟头。他们一看到有“猴子”生病了,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接过来,亲自喂养。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猴子”尽快康复,殊不知这种做法却会使更多的“猴子”变得脆弱不堪。

替下属“背猴子”的做法从眼前来看,似乎使解决问题的速度加快了;但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管理者直接接管下属的工作,会阻碍下属的成长,剥夺下属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利,长此以往,下属就会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变成事事处处“听命令、等指示、靠请示”的“应声虫”,失去主动性和独立性。

对于管理者来说,替下属“背猴子”的行为也会将自己推入一个领导怪圈——当管理者接收了某一下属看养的“猴子”时,其他下属或为推卸责任,或图自己轻闲,也会主动将本该自己看养的“猴子”推给领导。这样,用不了多久,管理者就会陷入堆积如山、永远处理不完的琐事中不能自拔,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替下属“背猴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管理者亲历亲为是造成组织工作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不仅如此,管理者的亲历亲为还会打击下属的工作热情,甚至造成人才流失。古人说:“自为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群贤皆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如果管理者事必躬亲,就是对下属工作的不信任,不信任导致不肯放权,凡事都亲自出马,而不肯放权又会进一步加重下属的不信任感,感觉自己的价值不被承认,最终导致人才流失。过于能“干”的领导,往往会导致有才能的下属流失,剩下的是一群不愿使用大脑的庸才,这样的团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诸葛亮是个很好的谋臣,但却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他“事必躬亲,呕心沥血”地为蜀国之事业奋斗终生,但却没有培养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团队,以致在他死后“蜀中无大将”,从而使得国家倾覆。

翁肯的“猴子管理”法则的提出,目的在于提醒管理者,高效的领导就是在适当的时间,由适当人选,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习惯于教下属如何捕鱼,而不是送他一条鱼了事。因为他们知道,剥夺他人的主控权,去喂养他人的“猴子”,并不能从根本上帮他们解决问题,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的是耐心地教给他们方法并容忍他们在成长中的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人问一位将军:“什么人适合当头儿?”将军回答说:“聪明而懒惰的人。”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不是替下属“背猴子”,而是杰出的管理大师们口中的“Findtherightway,findtherightpersontodo”,即“找到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人去实施”。

只有不替下属“背猴子”,你才能不被“琐碎的多数的问题”所纠缠,而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处理“重要的少数的问题”。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是整天忙得团团转的人,而是悠然自得地掌控一切的人。

不论是何种层级的管理者,一旦患上了亲历亲为的“职业病”,组织就危在旦夕了。管理者本人会被“琐碎的多数”纠缠得无暇顾及“重要的少数”,从而使组织失控;而每一个组织成员都会被卷入“忙的忙死,闲的闲得想辞职”的漩涡中,从而失去战斗力。更可怕的是,亲历亲为的职业病还可能使管理者忘掉“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的基本管理原则,从而导致领导的彻底失败。总之,管理者越想通过亲历亲为做好事情,就越会使事情变得一团糟;越想“眉毛胡子一把抓”,就越是什么都难做好,越难提升整个组织的绩效。

身为管理者,如果能让员工独立去抚养他们自己的“猴子”,员工就能真正地管理好自己的工作。这样管理者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等重要的工作,从而使整个组织保持持续良好的运作。

亲历亲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权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为聪明的管理者所不愿为、不屑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