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话是水平 说话是艺术
10307300000110

第110章 东攀西靠好成事儿

能拉下脸来,关键时刻把攀关系的话说出口,这就是本事。有了这个本事和技巧,有些事就好办多了。

常言道:是亲三分向。早认识一天就会比陌生人强得多。更何况大凡彼此认亲者都有认亲的纽带,而这种纽带最起码的条件便是志同道合,不然这种亲便攀不成。如三国的刘、关、张,就应数这一类,是共同志向的纽带把他们连在一起。然而攀亲只是扩大力量或巴结权贵的一种手段,刘备的称号刘皇叔,说开了也只是拉大旗做虎皮,为自己撑门面而已。

其实,利用缘情,巧于攀亲,达到为自己办事的目的,并不是当今社会的产物。民国大军阀曹锟的最初发迹就是靠千方百计攀亲爬上去的。

清廷批准袁世凯编练新建陆军后,曹锟投入袁世凯的帐下。此时袁已成为慈禧太后十分倚重的人物,曹锟只当了一个小小的管带。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升迁,非得依靠袁世凯不行,曹锟庆幸自己以前东游西荡的贩布生涯,在那个时候,他已学会了一套善于吹拍、见风使舵的本领。可光会拍马还不行,苦于没有见袁世凯的机会。

正当他徘徊彷徨、十分苦恼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天津宜兴埠曹克忠与袁世凯原系世交,于是备了一份厚礼,从小站跑到天津,登门求见曹克忠。拜见曹克忠时,曹锟口若悬河,与曹认宗攀亲。曹克忠在曹锟花言巧语蛊惑下,认他为族孙,并且答应由他的姨太太出面向袁世凯说情。

俗语说,吃了人家的嘴短。曹克忠的姨太太没少在袁世凯面前替曹锟说话。有了姨太太这个内援,加上曹锟的逢迎阿谀,他很快受到重用,几年间便由一个小管带爬上了总兵职衔。

民间常有“沾亲带故”的说法,实际上,“沾亲”就是攀附的意思,就是像曹锟这样,千方百计地“踏破铁鞋”沾觅有能耐的亲戚。

一个“沾”字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顺藤摸瓜,也许就会找出一大串“得道飞升”的亲戚,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往往也会回报你所付出的。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大规模的迁徙,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现象,因此,有一些“得道”的亲戚你也许并不知道。

然而,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能帮助你的对象,千万要注意提醒自己,放下架子,说不定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