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男性健康全书
10307200000114

第114章 人体中的阴与阳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是对阴阳高度的概括与精简的阐述。可见其分量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对事物所进行的探讨研究不外乎它的变化,包括时间、空间。而引起这种变化的正是阴阳,阴阳是变化之母。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中,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也无论地球上的微生物或者远在宇宙的银河,世间万物不过是一个生生息息的不断轮回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的本始也依然是阴阳。就连我们百姓平时最常说的神明之府也与阴阳有关。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理论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核心也就是阴阳。在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时,我们都知道“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却说不上来是如何治的。实际上,这还是要在阴阳里面来寻求答案。阴阳正是这样一个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最原始本质的东西。

对于阴阳的具体理解,通俗地讲就是相互关联却又对立的事物双方。这个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同时它既包含两个事物的相互对立,也包含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一般来讲,属阳性的都是具有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特点;属阴的则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

理解阴阳关系,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1)阴阳的相互对立:《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励则阴病”,也就是说,阴阳的胜负、失调,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可见,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黄帝内经》里的这句话也就指出了即便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也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着的。

(2)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的两个方面,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无所谓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阴阳两方面都是这样,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任何一方都是另一方存在的基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叫做“互根”。

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的双方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变化运动之中。在正常状态下,阴阳的消长维系的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会向某一方倾斜,或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疾病的发生也就从这里开始。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阴阳还可以彼此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的“此消彼长”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以上这三方面的内容并不是相互分隔、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人也不例外。如:体表与内脏相对,体表在外为阳,内脏在里为阴;内脏之中,以膈肌为界线,位置高的心、肺为阳,位置低的肝、脾、肾为阴;脏与腑相对,腑的功能通达、运动为阳,脏的功能收藏、沉静为阴……同时,阴阳还可以概括人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物质基础(血肉筋骨)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如心要跳动、肺要呼吸)属阳,两者互相依存,协调运作。生理功能活动(阳)的发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吸收产生,又必须依赖于脏腑的机能活动(阳)。

正常状态下,人体中的各种阴与阳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协调状态,也就是古代说的“阴平阳秘”。而疾病的发生,就是非正常的,那么实质上就是人体内阴阳失去了平衡。

因此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同样要围绕阴阳的观点。中医认为,阴阳是认识疾病的总纲。诊断时,如面部色泽比正常人偏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说话声音比正常人洪亮者属阳,低微者属阴;切脉发现脉搏跳动比平时速度更快、位置更表浅、力量更大的属阳,相反更慢、更深、力量更小的属阴等等。对这些症状进行阴阳属性的辨别,就可以逐步辨清疾病的部位、性质、程度、变化趋势等,从而得出整个疾病的阴阳属性。如疾病的位置在人体的浅表,疾病是因人体阴阳物质或功能比正常偏多引起(中医学称作实证),病人体温升高或自己感到身体发热(中医学术语称为热证)之类的疾病属阳;相反,病位在里、虚证、寒证就属阴。

阴阳理论贯穿了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在现代看来,这种思维方式显得有些朴素却又玄妙神秘,它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似乎很难理解,却又有着科学道理。其实,只要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其内涵也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