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10304900000017

第17章 毫不妥协地争取权益肯定是行不通的

妥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谈判者失去了一些利益,但这种失去是为了更长远地获得。毫不妥协地争取权益而不能兼顾到对方的利益需求也是行不通的。

在这个日益强调经济协作的商业社会中,人们从事商业交易的目的通常是寻找一种长期、稳定的双赢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以双方之间某些需求的相互补充为基础的,其目的则是为了双方共同利益的长期实现。在许多时候,进行商业交易活动的双方都希望交易会有一个好结果,他们的目标是减少费用与风险,让自己都能从对方处获益。

正所谓有得必有失,任何交易活动都是在双方互相竞争和互相妥协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只想一味地争夺更多的利益,而不愿意在某些方面做出适度的妥协以满足对方的合理需求,那双方就不可能达成协议。不愿妥协的人,往往是想追求完美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完美只能成为一种境界与奋斗目标,在竞争日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的市场环境中,更加崇尚快速决策与团队协作,而适度的妥协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不可能是“无矛盾社会”,当然也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社会,而只能是“和而不同”的社会。但要做到“和而不同”,就有赖于民主,有赖于妥协。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才能享受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而实现这“四对关系”的和谐,都需要有妥协的智慧和艺术。尤其是,千万不要以我为中心,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老是与别人“过不去”,也不要老是与自己“过不去”。

商业交易中的妥协战略其实就是一种得与失的相互补充,格林柯尔集团并购科龙电器公司就反映了这种补充关系。我国在同美国进行有关加入世贸问题的交易时,同意在汽车行业做出如下妥协:进口关税由当时的80%以上,降至2005年的25%;汽车零件进口关税平均降至10%;同年取消汽车进口配额。我国交易代表团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美国代表团的要求,而是以这样的妥协来获得更大范围、更长远的利益,比如汽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美国在农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等方面的让步,等等。

无论人们在商业交易的过程中做出怎样的妥协和让步,其实这都是对自身利益得失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之后采取的必要手段,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权衡就盲目妥协,那只能导致无谓的损失。所以说,几乎所有的协议其实都是交易双方相互妥协、相互折中的产物,如果没有得与失的互补,那就没有商业交易中的种种妥协,也就不会有合作协议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