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个不差钱的生意人
10302700000004

第4章 借得名声有时比借得金钱更管用

狐狸是非常聪明的动物,由于他没有力气,个子矮小,因此处境不利。在森林中,狐狸得不到尊敬,没人真正把他放在眼里。为了克服这一点,对于狐狸来说,一个办法就是说服老虎与他做朋友。通过与力大无比、令人畏敬的老虎密切交往,狐狸可以伴随老虎在丛林中四处行走,而且享受给予老虎的同样的提心吊胆的尊敬。即使老虎不在狐狸身边,得知狐狸与老虎交往甚密,也足以保证狐狸在旷野中得以生存。

狐狸这种做法,便是典型的借光。这个狐假虎威的中国古代智谋,原指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别的野兽。一般狐假虎威之谋,在世人眼中似乎不算奸诈,主要有狡猾之感,指仗着别人的威力欺压人。这种诡计与常说的“狗仗人势”、“拉大旗作虎皮”、“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刀杀人”很接近。从谋略学的角度看,指阴谋家借助外力增长自己的势力威风,达到欺压战胜对手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借力这种手腕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被社会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对社会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就是被社会所承认的方式之一。同时这也是寻找“朋友”、建立新关系的手腕,不失为做人处世的一种好方法。

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实际上就是借力策略的应用。有头有脸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XX用的是同一个品牌的。”从人类的心理上讲,人们往往都倾向于这一点,认为自己找对了“路子”。因此,同样是消费,多一层名人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借这个光。

巧借他人的力量和威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商业韬略。

20世纪90年代是科技巨富辈出的年代,甲骨文公司的董事长劳伦斯·埃利森就是其中的一位。1996年他的个人资产达70亿美元,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第五巨富。2001年3月股市大跌,他的个人财富仍有421亿美元,是仅次于比尔·盖茨的第二巨富。

埃利森和他的公司取得大发展,很大一个原因是倚靠了IBM这棵摇钱树。

埃利森1944年出生于美国,他是一个私生子,小时候他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姑妈家。因为缺乏读书天赋,他先后进了两所大学,都没拿到文凭。在伊利诺斯大学他因考试不及格而被校方除名,在芝加哥大学他未修满学分而没有拿到学士学位。

尽管如此,埃利森却并没枉读大学。在芝加哥大学主修物理学时,他不但掌握了计算机编程技术,学会了操作IBMl401电脑主机,他还成了学校的兼职程序员。这些有用的知识和实践,为他日后“打江山”奠定了基础。

1966年夏天,埃利森去了一家研制数据库设备的小公司——精密仪器公司。在这个小公司里,埃利森被任命为系统开发部副总裁,这是他有生以来首次进入公司高层。

当时精密仪器公司研制的P1180数据设备很不理想,公司做出重大改进的决定,准备把它弄成图像式,这实际上是要改变它的程序。老板让埃利森组建项目小组,一向牛皮哄哄的埃利森这回却“谦虚”地说,他算不上一流的程序专家,恐怕难以完成此大事。无奈之下,公司决定对外招标,项目预算初步定在230万美元。埃利森见公司中计,心中大喜。

为把握住这次难得的个人赚钱机会,埃利森马上打电话给以前的同事迈因纳及另一位关系好的程序员奥茨,建议三人把这个项目包下来。1977年6月,埃利森牵头的“软件开发实验室有限公司”(即SDL)成立。此前通过埃利森的推荐,迈因纳已拿到了精密仪器公司的项目合同。埃利森表面上代表公司监督合同执行,暗中操纵SDL公司。

在SDL公司中,表面上迈因纳是总裁,奥茨为副总裁。埃利森没出面,但他的股份却占60%,其余两人各占20%。当他们完成这个项目后,赚到了第一桶金230万美元。不久SDL公司正式对外挂牌营业,埃利森也露出了他的董事长真面目。

在这个项目中,埃利森说他两头兼顾了,并没有坑害精密仪器公司。下一步怎么走?埃利森和迈因纳、奥茨商量,他们觉得小公司要发展只有背靠“大树”才行。

当时在计算机行业的“大树”,IBM是首屈一指的。这个计算机行业的龙头老大,占领了大型计算机的大部分市场,很多软件公司都是围绕IBM的各种型号计算机来开发软件的。SDL也想背靠IBM这个龙头老大来求发展。

如何才能攀上这棵大树呢?埃利森他们发现了一篇发表在《数据库系统学报》上的论文《R系统:数据库管理的关系式方法》,该论文的作者就是IBM的R系统小组的科学家。R系统小组当时没有对这项成果保密,而是以论文的形式公布出来。

埃利森等人如获至宝,他们认为既然你公开了论文及成果,利用你的成果也就不算剽窃!三人一致同意把目标锁定在研究开发基于R系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R系统小组的研究成果SQL语言系统来编制软件,这样就可以与IBM发展关系。

埃利森他们借助别人多年的研究成果,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第一版的数据库系统软件推出来了,该软件取名叫Oracle,一上市就大受IBM用户的欢迎。由于Oracle产品在市场名气很大,为了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后来埃利森干脆将“软件开发实验室有限公司”改名为Oracle公司,这就是后来硅谷有名的甲骨文公司。

在甲骨文公司效益最好的时期,埃利森、迈因纳等人日进斗金,早已成为超级富豪。从1997年至2000年,埃利森连续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精英之一。回过头来看,他们倚靠IBM这棵大树上谋求大发展的决策是多少英明!

结交名人之心大部分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什么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了。

翻开历史史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风光耀眼,一呼百应的。他们大多数总是先隐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后面,借他的面子来笼络各路豪杰,借他们的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

著名记者吴小莉之所以成名,与她善于走在领袖身边有直接的关系。

或许,很多人都记得,1998年3月19日,在“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首开先河地点到了吴小莉的名字:“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她的广播。”“两会”期间的轶事,使吴小莉顿时成为传媒界引人注目的明星,也是她的提问,使朱总理留下了激昂的宣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会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着吴小莉知名度的提高,吴小莉主持的节目(《小莉看时事》)也成为凤凰卫视台的名牌节目。内地的传媒朋友对小莉说:“在中国电视圈里,只有文艺类主持人容易成名,很少新闻类主持人成为明星,你算是特例。”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朋友也笑说:“小莉,你不知道你对中国内地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冲击有多大,许多人加快了语速,剪短了头发。”

1998年年底,吴小莉和其他传媒界人士一起采访领袖双边会。在吉隆坡她又一次成为传媒的宠儿,因为江泽民主席也点了吴小莉的名。11月15日,当江主席步入会场,听说有香港媒体时,一眼就看见了她,笑说:“吴小莉,吴小莉,现在成了有名人物了。”吴小莉激动地说:“谢谢主席!”

借权贵名流为自己所用,只是借光的常见形式,实际上凡是能让我们为人做事增光添彩的人、物、事、情,都是借光的范围。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可以“借光”的呢?

你可以巧借名人,如在交谈中常出现的一些身份较高的人的名字,你在别人眼里就不同寻常;巧借闻名地点,如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你不要不好意思表白,这也可以作为提高你的身份和能力的资本;巧借名言,如,请社会名流为你题词作画,请专家教授为你著的书作序,请明星为你签个名等等。这些做法虽然有沽名钓誉之嫌,其实这是一些人“敢为天下先”的眼光,是人的正当追求,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成为被社会所承认的成名方式之一。

由此可见,一个有声望的人即使是平淡的一个字送给了你,要比一千个普通人长篇大论地给予的赞美更有威力。

老经验:

巧借他人的力量和威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韬略。

一个有声望的人即使是平淡的一个字送给了你,要比一千个普通人长篇大论地给予的赞美更有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