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聪明的人决不会坐在失败的阴影中为自己的不幸而悲伤,却很有可能办一件事去弥补这种创伤。
任何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平平坦坦的,都或多或少地要走些弯路,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之后才能为自己找到成功的出路。
现实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失败的考验。成功者也会失败,但他们之因此是成功者,就在于他们失败了以后,不是为失败而哭泣流泪,而是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并勇敢地站起来,再接再厉。
可失败者则不然,他们失败之后,不是积极地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而是一蹶不振,始终生活在失败的阴影里。他们可能也会总结,但他们的总结只限于曾经失败的事情,“我当初要是不那么做就好了”,“开始我要是如何做就不会失败了”,或会找出种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去开脱责任。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根本于事无补。
美国生理学家谢灵顿,年轻时曾不务正业,人们称他“坏种”。开始,他并不以为耻,毫无悔过之心。可是有一次,他向一位他深深爱慕的女孩儿求婚,那女孩儿说:“我宁愿投河淹死,也绝不嫁给你!”
谢灵顿因此无地自容,万分愧疚,从此幡然悔悟。他发誓:“将要以辉煌的成就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他怀抱发奋的志向,悄悄离开了那位姑娘,也彻底埋葬了旧我。由于他刻苦钻研,在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在英国多所名牌大学任教授,193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这杯牛奶已经打翻了,再悲伤的哭泣也无济于事。但如果因为今天打翻了的这杯牛奶,而使人们以后不再打翻牛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那么即使打翻一杯牛奶也值。
谢灵顿的确打翻过牛奶,犯过错误,他肯定也自责、懊恼过,但他没有将自己的一生都用于自责和懊恼上,而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智商很高的人,而是在犯错误之后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抓住机遇,去开拓属于自己的目标的人。成功和失败之间,往往只有一纸之隔。如果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更正,从不足的阴影中走出来,奋力前行,那么最后的胜利就一定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