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食疗不如心疗:心态决定健康
10301000000037

第37章 退缩行为与心理健康

成人时期的许多心理障碍及心理问题,都与儿童时期的心理发育不良有关系。许多优秀的心理品质,如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父母们仅单纯强调孩子智力培养已远远不够,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现代家庭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平时表现正常,只有在社交情境或集体生活中才出现异样表现,如见生人害羞,不说话,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交往,表情淡漠等,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社交性退缩,是儿童不良个性品质中的一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气质性社交障碍,生性腼腆、胆小脆弱、喜欢独处;有的属于挫折性社交障碍,由于某次社交情境中不愉快的挫折经验而产生自卑,为寻求自我保护而怕与人交往;有的则是由于家庭教养不当造成的封闭性格,特别是孩子幼时处于一个封闭环境,受父母分过保护,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实践。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预防并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性退缩呢?

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封闭可以使儿童从小出现的交友意愿逐渐萎缩,导致孩子形成封闭性人格。如果父母在孩子社会交际性处于萌芽阶段时,不失时机地提供给孩子多种社会生活和交往体验的话,可以预防孩子出现社交性退缩。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不要让孩子只生活在单一的家庭环境中,应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减弱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这自然会降低他们的社交恐惧感。

其次要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孩子面对社会环境之前,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孩子的“大朋友”,为孩子提供交际实习情境。如先与孩子玩各种假设情境游戏,扮演不同角色,处理各种问题。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然后,由父母作为中介人,帮助孩子与其他儿童建立联系,最后,父母退出孩子的交往圈,让孩子能独立与人交往。这种方法可消除和防止孩子出现社交性退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再次要及早让孩子参与集体生活。孩子在3岁之后开始产生了交往的愿望,这预示了他们交往心理萌发。只和成人特别是父母交往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社会需求了,他们强烈希望与同龄人交流、沟通。这时,如果将孩子及时送入幼儿园,在集体生活中满足他们的要求,会使孩子的交际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有更多的交往活动,有更强的交际能力。

否则,孩子长大以后,面对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会不知所措,胆怯退缩,无法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立足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