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食疗不如心疗:心态决定健康
10301000000036

第36章 精神抑郁与心脏病发作

对于心脏病发作后的幸存者,以往最关注的是如何坚持有关心脏病的治疗,预防复发。新近研究发现,精神抑郁是心脏病发作后最危险的致命因素。心肌梗塞后伴有抑郁症的患者,短期内死亡率是没有抑郁症患者的5.7倍。如何解除精神抑郁是降低心脏病发作后死亡率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南希?弗莱啸?史密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查研究了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222例心肌梗塞患者,年龄在24岁~88岁,平均60岁。出院后15天内,全部病人接受一次有关精神病学方面的谈话和检查,发现其中35例患者有抑郁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悲伤、深感自己人生道路上无助无望、前途茫茫,各种兴趣索然。其余187例则无明显抑郁症表现。就心脏病的症状和病史而言,抑郁症组病人的症状并不比非抑郁症组严重,病史也并不更长。然而在出院后的6个月内,抑郁症组病人的病死率高达17%,非抑郁症组病死率仅3%。研究认为,心脏病发作后出现精神抑郁,引起人体应激反应,会导致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机能下降,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而且还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凝块,阻塞冠状动脉,造成第二次心脏病发作。另外,精神抑郁的人往往不会按照医生嘱咐坚持服药,更不去戒烟、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这些均是造成心脏病发作后伴有抑郁症的人病死率显著增高的原因。

研究还发现,没有亲人和好友的心脏病患者,在心脏病发作以后,最容易得抑郁症。来自至爱亲朋和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因子,减轻应激源——精神抑郁对人体冲击,这对顺利地控制心理应激反应,防治心脏病复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和社会要对心脏病患者给予更多的精神和心理上支持,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一种乐观、平静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要督促和鼓励病人坚持服用治疗心脏病药物,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控制脂肪和食盐摄入,戒烟,少饮酒,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