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10298000000048

第48章 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所以,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都采取极其严格的教育方式,甚至采用体罚、辱骂等极其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管理、教育。

不可否认,严格要求对教育学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小孩子不懂得约束自己,任性妄为,对其加以约束是很有必要的。

但问题是,不能一味地严格,不能走向极端,一旦严格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教师要懂得宽严相济,掌握好分寸,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如此,刚柔并用,其教育效果肯定比一味地严格要好很多。

当然,对学生宽容绝非姑息、迁就和纵容,它属于教育学生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并不是一棍子打死,不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而是给他留下余地,让他下次改正。

毋庸置疑,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是应当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严格也绝不是讥讽,嘲笑,辱骂甚至体罚。

教师应该倾注满腔热情,真诚地去爱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理解你的严格,也乐于接受,同时也要有宽容之心,这是不可缺少的。

请记住,爱、温柔、理解、包容绝对比严厉、威严、庄重让人更有积极性,更有力量。

严格根植于爱,宽容植根于原则,这样就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严,什么是宽,也会自觉地遵循这样的规则。

当他们受到伤害时,请拿出自己的宽容之心,亲切地去抚慰他;当他们逾规时,请拿出严格的原则,惩罚他。

如此,他们就能振奋精神,健康成长。

(1)宽容要有原则

姑息、迁就、袒护都与宽容无关,不讲原则的宽容是纵容,也非真的宽容。

教师对学生宽容一定要讲原则,事关原则就寸步不让,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严肃、严格,决不可糊涂。

所以,在原则的范围内,不妨宽容大度一点,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理解、尊重,给他们时间认识、改正错误。

(2)允许学生犯错

允许学生犯错是一个老师宽容、英明的品质。

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犯错并不全是坏事,要知道世界上多少伟大的发现、发明都是在错误中诞生的,没有错误,又哪里有正确和进步呢?人类文明始于错误,而且会一直错下去,所以,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分析这些错误,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犯错误就是为了改正它。

给学生的错误找一个理由,找一个原因吧,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吧,这样,他们会找到错误里面的金子,他们将收获良多。

宽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信任和激励。

“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

荀子曾这样劝告君子。

当你宽容地对待学生时,学生不但乐于接受批评,不存怨恨,还会感到愧疚,会努力去改正,如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它可以变成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你把它释放出来,只要你把它放在学生的心中,它会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它会让学生莫名的感动,它会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亲密,从而促进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教育教学中,教师常常习惯板着脸,不苟言笑,似乎这样才够酷,才够老师的派头。

殊不知,这样做会让学生觉得你冷血,清高,没人情味儿,从而对你敬而远之。

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个小小的微笑,或者一个无意的举动,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学生是如此在乎老师,而有些老师却根本不在乎学生,岂不伤学生的心?

若把学生当知己,自信快乐会相随。

尊重学生吧,与学生平等交流吧,让心与心相互沟通,搭起自信的桥,以心换心,让语言、行动和赤心感化、沐浴、熏染学生,那么幸福就会在孩子心中筑巢。

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所以我们提倡宽容,教师要有宽广的心胸。

宽容是信任,是爱,是鼓励,是阳光。

拥有它你就拥有了幸福,快乐。

学生拥有宽容的老师是有福的,所以,请我们的老师都拥宽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