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10298000000019

第19章 如何与家长交往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能也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家庭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成人社会将社会大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而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成长必然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如果将和谐教育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课堂或校园内,那必然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而正确的做法就是必须将和谐教育的范围扩展到对学生成长影响深远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等领域。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

和谐教育是将影响学生成长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优化配置,使之对学生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师生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很重要。

每一对父母都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希望、家庭的未来,而他们往往把希望寄予在老师身上。

学生家长的这种心理给教师增加了压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家长的这种心理,教师为了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就应该与家长多主动沟通。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中小学生一般都特别在乎自己的面子,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而在父母面前则无所谓了。

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校内的表现,还要掌握学生校外的表现。

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

其实,在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到孩子父母的影子。

在跟学生家长打交道的时候,教师应该先从对自己的剖析做起。

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教育领域是不存在的,每一条规章都不是绝对的,基本上都有例外。

虽然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使之一以贯之,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因碰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情况而不得不作出调整。

可是,对我们自己的剖析,我们是必须要坚决执行的。

(1)听取家长意见

无论哪个教师,纵然他的实践经验极其丰富,理论修养极其深厚,那他也不可能将教育工作做到十全十美,必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差错。

而且学生家长的水平也会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这其中就有许多可以让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为家长有时比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

因此,教师不要总是摆出一副“教育权威”的架子,应该自觉地跟学生家长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经常向他们征求意见,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应该虚心接受。

如果教师这样做了,就会给学生家长留下一种可亲可信的良好印象,从而让他们对教师的工作给予最大诚意的支持与配合,让他们自觉地维护教师的威信。

教师应尽量克制自己,尽最大努力做到不争辩、不大吼大叫、不冷嘲热讽,坚决不能违反职业道德。

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你至少还是一个成年人。

另外,除了争辩之外的很多事情还等着你去做呢。

(2)平等相待

教师在其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人格上的平等,并没有尊卑高低之分。

因此,对于学生家长的人格,尤其那些所谓“差生”和“不乖”孩子的家长的人格,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尊重。

当教育出现了问题,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

在分析问题原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客观地、公正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对家庭教育给予家长一些必要的合理的建议,与家长共同想办法帮助学生成才。

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不能在教室内对学生大呼小叫。

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对学生就更不应该这样;更重要的是,那些惹教师大呼小叫的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也许受过太多其他人的大喊大叫。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传授给他们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但绝不能只培养他们对大吼的忍耐力。

(3)做好家访工作

在做家访的时候,教师最忌讳的就是以一个“不速之客”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家长面前,因为突然来访会让学生家长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最好做到事先沟通。

教师在跟学生家长事先约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次家访的目的。

最好请任课老师一同进行家访,而且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

这样既可以有的放矢,又能让学生家长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与重视,从而进一步加强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在家访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诚心诚意,一定要展现自己对学生的拳拳爱心,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要多表扬孩子。

只要教师对家长以诚相待,对学生投以无限爱心,那么,教师和家长必然会成为朋友。

一定要明白,对学生的表扬就是在给家长面子,对学生的批评就是在驳家长面子。

如果想让学生家长相信教师一直在努力地培养他们的孩子,那么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既然从事了教育这项工作,教师就有义务一如既往地地将自己良好的举止展示给所有人。

也就是说,你做10天的老师,就不能只有9天履行上述义务。

如果你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么你不妨扪心自问:“在我做教师的10天里,我希望学生能在教室和学校里守多少天的规矩?”“在我做教师的10天里,我希望家长能够尊重我多少天?”如果你希望是10天,那么你必须保证自己做到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