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10295000000016

第16章 家庭常备按摩处方

对身体一定部位进行按摩,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疲劳,长期坚持进行按摩,还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按摩贵在坚持,而家庭按摩是最适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按摩方法。

第一节 缓解大脑疲劳的按摩法

每天人们奔于工作和生活,感觉就是一个字:累。忙碌了一天,几乎消耗了身体全部的能量。白天,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就好似皮筋一样一直是紧绷状态,使得晚上躺在床上,没有办法安然入睡。此时大脑也是昏昏沉沉,不知所想。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对头部进行按摩,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给身体充电,同时通过身体的传导组织,在全身流动,使人气血通畅。

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仅仅是穴位,头部就有十几个,约占全身穴位的25%。另外,头部还有十几个特定的刺激区,它们可以反映和调节全身脏器的功能。其中,督脉偱头面最长,并与脑部有着密切关系,而肝肾是脑髓之源。所以,在对头部进行按摩时,多是以刺激头部的督脉和肝肾经脉为主。还有膀胱经,经气通脑、胆、三焦、大肠,小肠经也上偱于头部。可见,对头部进行按摩可以缓解脑部疲劳,改善头皮血液循环,增加毛囊的营养供应,对头发的生长也很有益,可让头发具有光泽、质地柔软,也可以有效防止头发变白、脱落。清代医学家吴尚先曾在《理瀹骈文·续增略言》中指出:“诸阳聚于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强身导引

方法一:将两手五指叉开,然后从前向后对头皮进行推拿按摩,之后再从左至右进行推按,最后绕着与耳尖平齐的头部四周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大约5分钟左右,以头皮感到发热为宜(如图1)。

方法二:用两手拇指按压住太阳穴,张开其余四指,在头皮上旋转,连续按摩3次,之后用双侧的食指或者中指压住太阳穴再继续按摩3次(如图2)。

方法三:将手放于前额正上方,然后轻轻揉擦头皮,并沿前发际线、太阳穴到鬓角,渐渐向后移动,一直到头皮中心,按摩时间大约4分钟。(如图3)图1图2图3

第二节 促进优质睡眠的按摩法

保持正常睡眠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因为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而良好的睡眠状态,可以使人一天都保持精力充沛,并使身体很快恢复。但随着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很多人都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人体的许多穴位和睡眠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宁心安神、松弛肌筋,也可以有效改善因紧张、疲劳、焦虑等因素所导致的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差等现象。

按摩改善睡眠

经络气血不通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通过经络而有机联系起来的,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沟通网络,同时也将人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体的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至全身各处,为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将因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了体外。人在清醒的状态时,卫气循行于体表,睡觉时卫气进入体内,循行于脏腑。任何疾病都可能致使经络不通,而经络不通会阻碍卫气于体内的出入,流通受阻就会导致失眠。但是通过按摩分布在体表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令卫气运行顺畅,改善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高等状况。从而平衡身体阴阳,以保持身体健康。

强身导引

擦涌泉穴:此穴位位于脚底心。在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心10分钟(如图1),之后用手掌侧面小鱼际肌紧贴住脚底,用左手擦右侧脚底,右手擦左侧脚底,直至脚底心发热为止(如图2)。

按揉印堂穴:此穴位位于两眉头之中间点。用中指螺纹面紧贴于印堂穴,以顺时针方向按揉100次。

按揉太阳穴:此穴位位于眉梢线与眼角线往外延伸的交点。食指螺纹面按压在两侧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按揉100次(如图3)。

按揉前额:手掌面的根部紧贴住前额皮肤,轻轻晃动手腕关节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一百次,以感到局部皮肤产生温热感即可(如图4)。

梳理头部:双手手指由前额至后脑,做梳头动作,单方向梳理20次(如图5)。

按揉脑后:用双手拇指螺纹面,紧按住风池穴部位,用力旋转按揉几下,之后再按揉脑后,大约30次左右,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如图6)。

按摩耳郭——人体躯干和内脏在耳郭皆有反应部位,通过按摩耳郭可以帮助调节全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身体健康(如图7)。

拍打足三里穴:此穴位位于膝盖骨外侧10厘米处,轻轻拍打直至产生酸麻胀感(如图8)。

泡足踏石:取一些小鹅卵石放在水盆底,然后倒入温水,泡足踏石大约20分钟左右(如图9)。

第三节 静心安神的按摩法

现代社会,压力过大对于每个人普遍存在。当身心承受过度的压力时,常常会影响到脏腑,导致脏腑气机混乱与功能失调,由此致使疾病的出现。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泊”,所以生命的真谛在于随时保持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因此静心安神是最好的养生的方法。

中医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统称为神。神是主宰一切生命活动,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即所谓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但是神易动难静,所以养神的关键在于静心。因为心有主血、主神的功能。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于人体内进行循环,周流不息、输布营养物质,以滋养全身。而神发挥正常功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均由心气推动而运送的血液供给。神旺赖于心健,若心气虚、心血虚,会使神失所养,会出现面白少华、心悸气促、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状。

身体的每条经络都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皆同心脏相连,对心脏及精神方面的不适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推拿这二经,及这些经络上的穴位,皆可起到养心宁神的作用。

强身导引

推擦心经——或坐着,或站立,稍微抬起左手,将掌心向前上方,自然弯曲右手手掌,拇指在手臂内侧,其他四指在手臂外侧,由左手手臂的内侧推擦到左手臂腋窝,之后沿着心经由左手臂推擦至左手指尖,顺势返回后再进行推擦,反复推擦5~10遍,直至手臂产生温热感。以同样的方式,用左手推擦右手臂上的心经。

推擦心包经——呈坐姿,左手放在左腿上,或放在办公桌、书桌等上面,掌心朝上,以右手掌根或大鱼际,推擦左手臂的心包经,反复5~10次,以左手臂感到温热感为佳;依照此方法,以左手掌根或大鱼际擦右手臂的心包经,反复推擦5~10次。

第四节 益智健脑的按摩法

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的地方,是“元神之府。”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等,都是由于脑的作用。由此可见,脑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它是生命要害之所在。所以健身的关键,在于健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维会逐渐出现衰退的迹象,同时记忆力也会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很难集中精神于某件事情,这其实是脑衰老的一种表现。如果想保持大脑年轻状态,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之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有效地益智脚部按摩健脑

健脑,这便是健脑按摩法。通过对脑部进行按摩,可以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百脉调和,还可以消除疲劳、充沛精神、加强记忆力、提神健脑的功效,所以对足部进行按摩很重要。

中医认为,人的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同时与全身脏腑经络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承担着全身重量,而且脚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心脏”。通过观察发现,脚和整体的关系类似胎儿平卧于脚掌面。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各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人体十二条正经中的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都交接于脚上,常脚部进行按摩,可增强大脑和心脏的功能,提高记忆力,消除疲劳。

强身导引

1.

端坐在凳子上,抬起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一只手扳拉脚趾,另一只手的手掌搓擦足心,直至局部发热。双脚交替进行。

2.

端坐于凳子上,抬起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双手张开一同搓擦足踝关节以下的部位,直至局部发热为止。双脚交替进行。

3.

端坐于凳子上,抬起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用一只手扳拉足趾,另一只手托于脚跟的位置,做摇动踝关节的活动,连续做3分钟。双脚交替进行。

按摩足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擦足心前,先用温水泡洗双脚,边浸泡边互搓双脚,或这样用双手于水中搓足,大约在5~15分钟后用毛巾将双脚擦干,再进行搓擦,这样可以提高按摩效果。

进行擦足时,要摒除一切杂念,思想集中,情绪安定。搓擦范围尽可能的大一些,可以是整个足掌,也可以连同足背一起搓擦。如果在睡前进行擦足,还可以防治失眠,提高睡眠质量。进行搓足时,也可以配合点按两侧的涌泉穴。每天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令人精力旺盛,增强体质和防病能力。此外,推搓涌泉穴也可以防治中老年人常见的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高血压、便秘等多种疾病。

第五节 颈椎、腰椎保健按摩法

由于人们长时间在电脑前,或在办公桌前伏案工作,致使颈部疲劳与损伤日渐增加。因此近几年来,颈部疾病的发生率也正在逐渐升高。此外,因长期伏案劳累也会导致腰部产生不适,致使腰部肌肉酸痛,或者腰椎出现问题。

中医认为,颈椎问题包括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肝肾功能逐渐由盛至衰,导致肝肾亏虚。因肾藏精,肝藏血,所以致使人体精血不足、气血失于循行、筋脉失于润养而导致颈椎问题的出现。外因是除有确定的外伤史之外,一般均与职业或工作姿势不正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长时间使身体处于同一姿势,从而导致颈部肌肉劳损,使得腠理空虚,风寒湿邪入侵致使督伤络阻、闭阻经脉,最终引起脉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淤阻行成疾患。同样道理腰椎问题也如此。但是以上这些问题皆可以通过按摩进行预防和改善,特别是通过调整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贯穿腰背部经脉的气血阴阳,实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活血散淤、松解粘连和滑利关节的保健作用。

强身导引

颈椎按摩

1.

将两手的拇指腹部放在风池穴,即头颈交界,后正中线旁一指凹陷处,点按l~2分钟。

2.

用左手或者右手的拇指、食指由颈部后侧拿捏颈椎两旁的肌肉,或者用两手的拇指腹部揉按颈椎两旁肌肉2~3分钟。重点是拿捏或揉按酸痛点,也就是阿是穴。

3.将一侧手由前方放在肩上部,用手指腹部揉按或拿捏冈上部肌肉2~3分钟,再用手掌侧叩击冈上部肌肉10次。腰椎按摩1.

腰部屈伸:呈站立姿势,双脚自然分开,双手叉于腰部,然后做腰背的前后左右屈伸运动,尽可能地将腰背部肌肉放松,使活动达到最大幅度,屈伸可在10~15次。

2.

腰部扭转:站立,两脚自然分开,向前平伸上肢或呈自然下垂姿势,颈部和躯干保持中立,下肢不动,然后将上身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再向右转至最大幅度,各扭转3~5次。

3.下蹲站立:分开双脚,下蹲,站起,反复此动作10~15次,并保持双脚不动。

4.两手贴后腰按摩:双手上下交换按摩腰部,或由上而下微力进行按摩,双手轻握拳,之后沿脊柱两侧,由腰部开始从上至下轻轻叩击,一直到骶尾部,如此反复多次。

第六节 科学按腹部,脾胃保健康

脾、胃为营卫气血的发源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依赖于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的供养。胃具有受纳、腐熟水谷、通降的功能。所进食的食物由胃腐熟,然后传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剩余的部分下行传入大肠排出体外,以上这些过程皆是在胃气通降的作用下进行。脾则主运化,即进食的食物经腐熟后,脾将水谷精微传遍全身,营养各个组织器官,作为化生气血的基本物质。脾和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互相影响,如果脾胃功能失常,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消化功能障碍的出现,比如食欲缺乏,食后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等。

中医学认为,腹部对人体十分重要,是五脏除心肺两脏之外,最重要的脏器。因此,对腹部进行按摩可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中就指出:“腹部按揉,养生一诀。”名医孙思邈也曾说过:“腹宜常摩,可去百病。”之所以中医如此重视腹部,皆是因人体腹部是“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都穿过腹部,所以按摩腹部可帮助促进胃受纳腐熟食物、促进脾主运化和脾胃升降的功能。中医还认为揉腹可通和上下,去旧生新,充实五脏,分理阴阳,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

强身导引

1.

团摩脐周:左手手掌叠放于右手手背上,用右手掌心贴放在肚脐下方,以顺时针方向适当用力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感到腹部发热即可。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的功能(如图1)。

2.

拿捏腹肌:将两手拇指和剩下四指用力对合,拿捏腹正中线两侧的肌肉,由上腹拿捏至下腹部,如此反复1~3分钟。这样可调中和胃,补肾纳气(如图2)。

3.

按揉关元穴:右手半握成拳,将拇指伸直,拇指指腹置于关元穴上,适当用力进行按揉1分钟左右。可益气壮阳,调理气机(如图3)。

4.

分推脐旁:两手的中指分别放于脐旁,适当用力向两侧分推到腰部,如此反复1~3分钟,以感到腹部发热为佳。以此可起到消积导滞,通腑泄热之功效(如图4)。

5.推腹外侧:两手分别置于同侧的腹部外侧,用掌根由季肋向图1

图2

图4

下推到大腿根部,如此反复1~3分钟。可起到健脾和胃,推积导滞的作用(如图5)。

图5图6

6.按揉丰隆穴:将左下肢或右下肢,平放于对侧膝关节上,再用右手或左手中指的指尖放于丰隆穴,将拇指附于对侧,用力掐1分钟左右。可消食导滞,化痰消脂(如图6)。

第七节 按摩腰脚,益肾固本

中医认为,肾具有“藏精”、“主水液”和“主纳气”的功能。而“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主水液”则是指肾调节和平衡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肾主纳气”是指肺脏吸进人体内的气,要由肾的摄纳维持正常呼吸的功能。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的状况,则可能发生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异常,及对全身水液代谢产生障碍。但是通过对脚心和腰眼进行,则可以起到益肾固本的良好作用。

脚是人体整体的反映,并且汇聚了

人体内的多条经脉和多个穴位。足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且直通肾经。因此,常按摩此穴可起到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头痛的疗效。此外,除了足部与肾具有紧密关系之外,腰部与肾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中医常说腰为肾之府,腰眼居于“带脉”,即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就是肾脏的所在部位。而且命门、肾俞等穴位都位于腰部,常进行按摩可起到补养肾气、益肾固本的作用。因为肾喜温恶寒,所以常按摩腰眼部位,可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还可以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导致的腰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状,从而实现益寿强身的目的。

强身导引

按摩腰眼

腰眼穴位于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9~12厘米)的凹陷处。

1.

先将双手搓热,然后紧按于腰眼处,放置片刻后用力向下搓至尾闾部位即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日早晚各做1次。

2.

将双手轻握成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每次做5分钟。

3.

将双手握成拳,轻叩于腰眼处,也可以用手抓捏腰部,每次做3~5分钟。

按摩脚心

在每天临睡前,用温水泡泡脚,然后将双手相互搓热后,用左手手心按摩右脚心,用右手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直至将双脚搓热为宜。可强肾滋阴降火,对常见的中老年人虚热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