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放手,让孩子更优秀
10294100000015

第15章 玩耍使孩子更出色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童年的孩子,总是在玩耍中享受儿时的欢乐,在玩耍中掌握知识、扩展视野,学会做人和处世的道理。即使到了学龄,爱玩耍仍然是孩子的特性之一。这时,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功课,有意压制孩子的这种天性。殊不知,玩耍也是一种学习,是培养孩子非智力品质的重要途径。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也会还家长一个出色的接班人。

美国研究人员将90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分成三组。第一组小朋友可以从一叠纸巾、一个螺丝刀、一块木板、一 堆纸夹等常见物品中,挑选4种来自由玩耍;对于第二组小朋友,研究人员要求他们模仿工作人员,根据日常方法使用这些物品;第三组小朋友看不到这些日常物品,他们坐在桌前,随机画自己想画的东西。10分钟后,研究人员要求小朋友们说出其中一种物品的使用方法。结果显示,自由玩耍的孩子说出的非常规的、创造性的使用方法是另外两组孩子的3倍。

给你提提醒儿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马德里斯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至5岁的儿童中,玩耍孩子的大脑要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联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活动、处理问题等。通过玩耍,孩子能增进识别物体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她认为,鉴于玩耍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父母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进行无意识的玩耍,通过多让孩子们听音乐、学习画画、听讲故事、模仿动物叫、学唱歌等活动,增加孩子们的大脑活动量,提高思维想象力,有效开发大脑功能。

同时,她还告诫父母,在玩耍中,儿童肯定会出现“不轨”行为,此时,父母们千万不要严厉训斥他们,更不要对他们进行体罚。科学研究证实,严厉训斥和动武体罚将会扭曲儿童脆弱的心灵,并丧失对自己处事能力的信心,严重的还会在儿童心灵深处埋下固执、逆反和暴力的种子。

玩耍还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受试组中一岁半到两岁半的孩子每人一盒积木,而对照组中相同年龄的孩子则没有积木。这些孩子都来自于中低收入家庭。研究人员要求家长们跟踪观察孩子玩耍的频率。6个月后,研究人员测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结果显示,玩积木的孩子成绩显著优于没有玩积木的孩子。

运动能刺激大脑皮层。儿童运动、动作能力的发展可以直接反映儿童智力的发展情况。我们经常看到,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动作迟缓,动作能力落后于一般孩子。也就是说,动作发育是智力发育的早期表现形式之一。这是因为,人的运动、动作是受大脑皮层支配的。人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都有相应的运动中枢,儿童加强运动能刺激相应大脑皮层,使之更活跃、更精确地支配、指导运动和动作的发展。因此,运动的发育与脑的发育在部位和时间上密切相关。另外,运动还能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这是神经系统成熟的标志之一,可使神经传导速度更快。

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这是他们身上天然存在的学习驱动力。父母亲要学会鼓励孩子聪明、巧妙、愉快地玩,发展孩子的“玩商”,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多学知识,还能使他们愉快地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

为你支支招儿

▲与孩子同玩

孩子在家的时候,作为家长应当尽可能抽出一人和孩子交流、玩耍,并且在玩耍的同时教育孩子,告诉孩子一人如何玩耍,要让孩子学会独自看孩子画册、动画片节目。大人带孩子出门时,就要事先约定,玩耍一会儿就得回家,不能一直在外玩耍,这样一来会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和家务活,要用引导的方式教育,慢慢地孩子就不会赖在外边不想回家了。

当家长有空陪孩子玩耍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以往的玩法,要和孩子一起创新玩法。最主要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激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玩法。比如,把椅子当船,把扫把当浆,和孩子一起感受划船的欢快。家长要对孩子的玩耍能力表示肯定和赏识,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他独特的玩法而高兴,这样,他才会不断创新玩法,自由自在地玩,从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不断进步。

▲为孩子的玩耍创造条件

爱玩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为他们的玩耍或游戏创造有益的条件,并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观察和思考,提高各种能力。

杨阳爱一个人蹲在地上看小蚂蚁、弄蚯蚓,一蹲蹲好长时间,妈妈从来不去干涉他,而是提醒他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引导他在观察中学会思考。杨阳也爱玩沙子、玩水、玩磁铁末、玩子弹头、玩拼插玩具……在他有兴趣的时候,妈妈总会让他玩个够。直观的,形象的,通过具体想象、实物跟动作的联系,充分运动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帮助他各个感官的发展,当然随之就会对孩子的智力、创造力、理解力的发展有好处。

杨阳的妈妈还会把他的小朋友们邀请到家里来,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游戏,让他们自己去构思、安排情节、分配角色,充分发挥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通过游戏的组织、策划、实施,杨阳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小伙伴们玩的过程,也训练了他与人相处的能力,高兴了,不高兴了,孩子们总有孩子们的解决方式。

▲支持孩子玩游戏

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对他而言,游戏就是生活,学习就是游戏,游戏简直就是他们整个幼儿时代的工作。孩子不但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体验、情绪共享,还可以使已有的认知得到巩固和泛化,而且孩子最容易从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了解别人的界限。可以说,游戏不仅是学校的准备,还是学习本身。

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自身各个方面的成长发育的,比如锻炼孩子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协调运动、敏捷性、柔软性、平衡感等;学习颜色、形状、声音、空间关系、全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等;在游戏中培养协调能力、自主性、责任感、对任务的理解、规则的理解等;同时锻炼孩子的认知、理解力、推理、数数、观察能力等,这些都是互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孩子通过游戏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完成生长发育的同时还学会并懂得了许多东西,而大人的任务则是考虑该怎样给孩子提供一个包含这些本质的游戏。

▲让游戏适合每个孩子

有些发育障碍儿童不会很好地控制身体、太过用力、不懂增减力量等问题,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视觉注意;以及不会交朋友、不合群、不懂规则等,对这些孩子而言,游戏如果是一个过高的标杆的话,那是无法体会到快乐的,而且参加集体的活动性游戏的机会就变得很少,连带着隐藏在游戏中促进身体、感知觉、社会性发育的学习机会也会变少,引发恶性循环,这些孩子不仅不会玩,还不想玩。这个时候,要对那些根本不会玩的孩子给予必要的援助,详细地教给他游戏的方法,完善游戏必备的要素,从而懂得和大家一起玩很快乐。

▲注意孩子玩的质量

孩子玩耍,做父母的要注意引导孩子会玩,玩出名堂,玩出质量。做父母的首先要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甚至走入孩子的朋友中间,了解他们玩什么、怎么玩?做个了解孩子的有心人,与孩子打成一片后,孩子就不会过分迷恋外面的世界了。在玩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适时有意将生活中的有关日常行为习惯、科学知识等内容渗透在玩耍中,做到边玩边学。

▲玩学结合自我管理

一位退休老教师在回顾他所教过的数以千计的学生时,出人头地、独当一面的大多并不是当时学习上的“尖子生”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而是一些学习中上或中等,甚至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分析说:一则这些学生学习中上,表明他们脑力上跟得上,学业上也没落下多少;二则他们没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爱玩、能玩、会玩,相比那些一门心思埋头苦学的“尖子生”、“好学生”,他们“眼宽”、“腿长”、“心野”、“嘴灵”、“手巧”、“脑子活”,“综合素质”高。

可见,玩和学并非冲突。不过,也有的孩子整天贪玩,对学习毫无兴趣。如何对待这种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呢?教育孩子玩学结合。多给孩子讲古今中外著名人物成长成才的事例,使孩子明白:学习是他们的天职,只有勤奋学习,才可能实现人生理想。避免孩子过多接触玩的场所、场景是收取玩心的一种方式。帮孩子计划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学习,并参与监控,使孩子做到学玩结合、玩有节制。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