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结跏趺座的打坐方法也很好,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对身体也很有好处。但是由于它对打坐的姿势要求比较严格,许多人可能坚持不下来,那么就请试试我自创的冥想法吧。我自创的冥想法非常简单,一学就会,也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坐在地板上或坐在椅子上都可以,双眼微闭,进行腹式呼吸,在心里默数着呼吸的次数,方法就是如此的简单。在做的过程中,尽量放松心情,什么都不要想。打坐要求比较严格,要求进入忘我的境地,有时时间长了,会走火入魔。我自创的冥想法也是提倡大家忘掉自我,但因为做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会出现走火入魔的现象。冥想的时间也并非就是越长越好,就是在散步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短暂的冥想,效果也不错。冥想的时间一般为每次三分钟,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如果感觉到这一段时间杂事太多,心情不好,不妨可以将冥想的时间延长到五分钟。我自创的这种冥想方法分为四个阶段。在做的过程中,请按照一→二→三→四的顺序进行。
第一阶段静坐
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端坐,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脑的活动。一般说来,身体的活动是受大脑支配的,同时身体也可以支配大脑的活动。静坐分为以下三种:
盘腿坐
①坐在一个坐垫上,弯曲左腿(右腿),将脚趾放在右腿(左腿)的大腿下。
②右腿(左腿)弯曲,放在左腿(右腿)的腿肚子下。上身保持垂直,臀部自然地向后微突。
③腰部放松,颈部伸直,将上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轻微摆动,寻求一个合适的、舒服的姿势。
正座
①膝盖弯曲,大腿、膝、脚腕等部位完全交叉重叠在一起,双脚在脚掌处交叉。如果有的人太胖双脚无法在脚掌处交叉,只需将双脚的大拇趾交叉即可。
②双脚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男性以两个拳头、女性以一个拳头的距离为宜。
③上身应和盘腿坐时一样,保持垂直状态,双肩自然放松,注意不要耸肩,胸部也不要向前突出。
④面不为朝前,下颚微收。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肘部稍弯,双手掌心朝下置于大腿中央,注意肘部不要过于突出。
这种正座的姿势从侧面看,好象上身并不是保持垂直的状态,而是稍向前倾。这种姿势可以保证整个身体的力量在下腹部,重心很稳。感到正坐有困难的人,可以试试盘腿坐。
椅坐
①浅坐在椅子边上,膝盖自然弯曲,双脚并拢。
②脚心紧贴地面,由膝盖到脚腕保持一条直线。
③上身保持垂直,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下,放在大腿正中央。
椅坐是坐在椅子上进行的,所以在教室或办公室里都可以进行。如果感到工作劳累了,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几分钟的椅坐,放松一下。做的时候应该注意椅子不要太软,如果椅子太软,上身就很难保持垂直的状态。
还有一种冥想的方法,就是仰卧,可以躺在床上进行。这在一些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有许多人在一些专业的冥想中心进行练习,尝试了许多的方法,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能发明一种躺着也能进行的冥想方法。
冥想既然是一种精神活动,那么就不应该拘泥于任何表面上的形式,不应该对姿势做过于严格的要求,否则就背离冥想本来的意愿了。临济宗中兴的名僧白隐禅师曾在《夜船闲话》这本书中,阐述了仰卧禅的说法。世界上有许多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人,也应该发明一些适合于他们的冥想的方法。冥想应该不受时间、场合以及姿势的限制,也就是说,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冥想方法,以便于人们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冥想方法。《正法眼藏》中明确记载着,道元禅师在厕所里听释尊讲法,也能获得顿悟。
因此,躺着进行冥想不会影响效果。仰卧冥想对姿势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下面我来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姿势。
头部下面垫一个低的枕头,枕头不宜太高,不用枕头也完全可以。仰卧在床上,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伸开,与身体成20~30度的角度。十指自然放松,双腿伸开放松,保持20~30度的角度。眼睛半睁半闭,心情放松。采取这种进行冥想,非常舒服。
第二阶段闭眼
静闭双眼。眼睛闭上之后,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可以有充分的机会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直接面对困扰自己的那些焦躁不安的事情,可以了解真实的自己。人只要一睁开眼睛,就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事,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实际上这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有句古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直接面对这些烦恼与不快,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就请暂时先闭上眼睛,用内心那无形的眼睛与心灵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刚开始联系的时候,注意力一下子难以集中,但慢慢注意力就能够集中了,就能够很清楚地觉察到内心里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第三阶段调息与数息
①鼓着肚子,慢慢地、大口地吸气。
②再慢慢地把气呼出,使腹部凹陷。
这就叫“调息”,也称“腹式呼吸”。在调息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速度都要慢。刚开始不习惯的时候,一分钟呼吸10次,待慢慢习惯之后,一分钟呼吸六到七次。调息是冥想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通过深呼吸,可以消除人体生理上与精神上的紧张,也可以驱除萦绕在心头的所有烦恼与不快。
数息更能提高冥想的结果,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每次吐气的时候,在新里默数着“一、二、三……”,将注意力集中在数数上,使身心融为一体。融为一体的那一瞬间,就达到了冥想的极致境地。这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妙的感觉只有有冥想体验的人才能感受到,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感觉真可以用“明镜止水”四个字来形容,这时人的心态特别平稳,大脑的思维异常活跃。有人认为只有经过苦练修行的高僧才能达到这种“明镜止水”的境界,其实不然,只要每日坚持冥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种境地。
第四阶段无念无想
所谓的“无念无想”,就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老天,什么都不想。这是冥想的最后一个步骤。
人是具有七情六欲的。刚开始冥想的时候就想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每日坚持不间断的联系,才能将心中的烦恼与不快驱除出去,达到无念无想的境地。身心融为一体,才是人体生理和精神上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境界,不经过长期的练习是无法达到的。我们可以达到这种境界为目标,不间断地练习冥想。我相信通过练习你也一定会受益匪浅,总有一天会达到无念无想的崇高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