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淬炼金牌优秀员工:职场制胜的88个要律
10283600000077

第77章 要律77 跳出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自己

你是否经常听到类似于这样的话:“你的职责……”、“你的任务……”、“你应该……”、“你不能……”、“你就是这样的……”、“我希望你成为……”这些潜在的规范、规定、规则,甚至是别人对你的期许,都在无形之中形成一个框架,这框架往往会阻碍你的发展,成为你成功的牢笼;会制约你才能的发挥,使你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会引导你的想法,让你失去创意;会限制你的做法,让你失去自由;会构造你工作的氛围,让你甘愿称臣服输。

有人说:“家庭、婚姻、房子、车子、权力、地位、事业、财富、健康、别人的安排、亲人的期望等,都是框架,能不能符合这些框架,是人们努力的终极目标。”摆在我们面前的框架也许有很多个,一旦选择了,就只能在这个框架下开发属于自己的东西。但作为新时代且富有挑战力的我们,是否能思考一下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呢?

有一个美国男孩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他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位体面的医生。可是,男孩读到高中便被计算机迷住了,整天玩着一台旧计算机,不断地把它的主机板拆下来又装上。男孩的父母发现儿子整天乐此不疲,很担心也很伤心。他们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你应该用功读书,否则根本无法立足社会。”

男孩的内心非常挣扎,他既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兴趣,也不愿意让父母难过,最后,他按照父母的愿望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可是,他的内心始终只对计算机感兴趣。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告诉父母他要退学,父母苦劝无效,只好遗憾地同意。

后来,男孩成立了自己的计算机公司,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到了第二年,公司就顺利地上市发行股票,顷刻间他就拥有了1800万美元资金。那一年,他才23岁。

十年后,他更创出了不下于比尔·盖茨的神话,拥有资产达43亿美元。

他就是美国戴尔公司的总裁迈克·戴尔。

试想,如果迈克?戴尔当初深陷在父母为他设置好的人生框架中,而不能客观地看清自己,那么他还会有后来的成就吗?或许他心中早已失去了衡量自己的精准秤杆。迈克?戴尔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跳出人生的诸多框架,我们就可能会落入别人给自己设计好的人生方案中、一成不变的管理理念中、老套守旧的工作方法中,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无法彰显个人能力,从而像沙土中的金子一样,明明在太阳下熠熠闪光,却少有人能真正找寻得到。所以,我们应勇于跳出框架人生,不为它所控制,并更加客观地认知自己。

跳出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自己,是我们获取成功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筹划、设计未来的基础。一名员工,只有跳出别人给自己或自己给自己设计好的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自己,才能确立可望又可及的人生目标,才能科学地设计出职业生涯规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功路线。如果不能跳出框架人生,不能更客观地看自己,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三种可能:一是目标超越现实,不具有可行性,不但蓝图无法实现,而且自己还会惶惶不可终日。二是目标和理想过于短小,不具挑战性,使得自己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三是偏离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成功轨道,最终一败涂地。

所以说,只有跳出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自己,我们才能科学地规划未来,才能使自己扎实前进、开拓进取,才能使自己以愉快的心境迎接成功而美好的未来。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自己呢?具体而言是这样的:

第一,从实际出发给自己准确定位。从实际出发给自己准确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如本人的学识水平、技能状况、工作能力、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生活阅历、家庭背景以及经济状况等等。只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我们才能正确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否则,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困顿、迷茫的境地。

第二,善于抉择,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我们最好先问问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为唯有不勉强、不委屈,才能让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埋怨、不痛苦、不纠结、不推卸责任。“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第一步。

第三,运用好辩证分析法,不仅进行自我认知,也要重视他人的评价。要留意来自身边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同事等多方面的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发挥优势力量,将自己的劣势逐步转化成优势。

“要律箴言”

跳出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是我们寻求成功的起点,是我们得以成功的秘诀。若想奋斗出自己的精彩,就要有勇气跳出人生既定或在定的框架,运用自己的一切优势力量去闯荡一番,否则,就是亲手将自己埋没在无人问津的沙砾中,荒废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