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10279300000041

第41章 培养学生意志力

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能够主动地提出目的,同时主动地采取行动来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动物只能消极地顺应周围环境。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意识能动性的反映,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

意志不仅调节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当孩子排除外界干扰,把注意力集中于完成作业时,就存在着意志对注意力、思维等认识活动的调节;人在危急、险恶的情境下,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慌乱,强迫自己保持镇定时,就表现出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节。

(1)注重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培养意志力应该从小事做起,不要以为一件是小事就不加注意,恰恰一件小事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意志。高尔基曾说过:“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刚强有力!”如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杂物,每天自己收拾书包、刷牙洗脸等。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从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培养共坚强的意志品质。

(2)帮助孩子确定恰当的目标

任务过于简单,过于容易,激不起克服困难的力量,没有锻炼意志的价值;而过于困难,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功,则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样也锻炼不了意志。为了锻炼意志力,应有意识地去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而又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如每周进行三次体育活动,或者每周末洗自己的衣服等等。确定恰当的目标,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而又力所能及的任务,可以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3)培养孩子的果断性和决断力

有的孩子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困扰,因为凡事都有利有弊,不少时候难以取舍。于是,一会儿决定这样,一会儿决定那样,反反复复,不知如何是好,或者作出决定又常常后悔。犹豫不决往往是由于担心和恐惧,担心、恐惧别人不赞同自己的选择,担心、恐惧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批评或嘲笑,还有有的时候由于恐惧新的改变而担心自己无法适应。这种恐惧和担心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心情也因此难以轻松,而且由于拿不定主意而爱听别人的意见,变得越来越具有依赖性。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果断性和决断力,首先,容忍孩子犯错,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接纳和支持,无论他怎样做都不会被你嘲笑或批评,你会承认他的选择能力,并给予诚心诚意的建议。其次,要求孩子在平时的事情上快速作出决定,如穿什么衣服、买什么样的文具。再次,不要一出错就埋怨,不要总进行比较,如过去怎么比现在好,别人如何比他强等等。最后,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任何选择都伴随着得失,有得必有失,不要求全责备。教育孩子在需要作出决定的时刻,要有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只有敢于失去,才能真正得到。

(4)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培养其意志品质

不同的人意志品质有不同的特点,父母应根据孩子的意志特点设计相应的锻炼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能够坚持体育活动、不怕劳累,但在学习上总是虎头蛇尾;有的孩子很勤劳,可是情绪不稳定,受不得委屈;有的孩子在学习上能刻苦、努力,但对生活上的许多细节却缺乏耐心。所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应设计相应的锻炼方法,让他们克服弱点,成为意志品质坚强的人。

(5)让孩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锻炼意志品质的好方法,如长跑,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爬山、游泳、踢足球、跳绳、打篮球、下围棋等等,都对培养人的意志力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