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根本的处世之道
10274900000040

第40章 师兄师弟

赵欣战国时期,有两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一个叫苏秦,一个叫张仪,他们拜在同一个老师门下。苏秦比张仪大了许多,向来把张仪当作亲弟弟,张仪也很敬重苏秦。出师以后,他们洒泪而别,各奔前程。

苏秦来到赵国,凭借过人的口才和学识,得到了赵王的赏识,很快当上了相国,功成名就,荣华富贵,并被委以重任,负责联合其他五国共同抗秦。相比之下,张仪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投在楚国昭阳公的门下,由于出身卑微,却又恃才傲物,所以备受冷遇。有一次,昭阳公的一块名贵玉石被盗,有人乘机诬陷张仪,昭阳公大怒,命手下把张仪痛打一顿,然后投入牢中,准备择日问斩。

行刑前一天的夜里,一个狱卒悄悄走进张仪的牢中,说:“我虽然不认识先生,但十分敬佩先生的为人,请你快逃吧。”说着,他将一个装着银两和衣物的包袱递给张仪。

张仪感到十分意外,推辞说:“我不是怕死之人,怎么可以为了自己偷生而连累你呢?”

狱卒笑道:“我也是受人之托,里外都已经打点好了,不会有事的。先生有治国平天下的大才,如果屈死在这里,太不值得了。”

一席话说动了张仪,他朝狱卒拜了三拜,然后偷偷出了牢房,消失在夜幕之中。

逃离楚国后,张仪先后来到魏国和韩国,尽管他一向心高气傲,但因有“犯罪前科”,所以屡屡碰壁,便也有些心灰意冷了,想到师兄苏秦眼下位高权重,就准备前去投靠,好歹混个门客求碗饭吃,也好平安度过余生。

经过一个多月的旅途奔波,张仪终于来到苏秦的相国府前,出乎意料的是,苏秦并没有立刻接见他,而是把他安顿在客栈里,让他安心等候。张仪没想到自己千里迢迢而来,却吃了一碗不凉不热的闭门羹,心里很不是滋味,倒是客栈那个姓王的老板,得知张仪和苏相国是同窗好友后,天天跑来嘘寒问暖,显得十分殷勤。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张仪虽说衣食无忧,但被冷落的滋味也不好受,他几次跑去相国府求见,都被拒之门外。这天下午,张仪正闷闷不乐地坐在客栈房里喝茶,突然,胖胖的王老板气喘吁吁地跑来对他说:“快!快把窗户打开!”

“怎么了?”张仪不解地看了王老板一眼,但还是照他的话把窗打开了。王老板俯在窗前,指着楼下的一辆马车说:“快,你往那儿看——”

张仪探出头去一看,只见街上正过来一辆马车,装饰华丽,仪仗威严,张仪一眼就认出这是相国的车。他顿时明白了王老板的用意,于是对着马车大声喊道:“相国大人,还认识张仪吗?”

马车闻声停了下来,一个人撩开车帘,抬起头来向客栈楼上张望,果然,那人就是苏秦。此刻,苏秦也看到了客栈楼上的张仪,微微一笑,问道:“贤弟什么时候来到赵国的?”

张仪冷冷一笑:“我到赵国已经半月有余,可惜师兄贵为相国,事务繁杂,无暇接见啊!”

“是吗?为兄失礼了。不过为兄我现在有要紧的公务急需处理,不能在此久留。这样吧,明日午时我再来拜访,并设宴为你接风赔罪,如何?”说完,也不等张仪回答,他放下车帘,径自走了。

张仪望着苏秦远去的马车,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见着了苏秦,生活有了着落;忧的是,看苏秦刚才那架势,即使收留了自己,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第二天中午,相国府果然有人来客栈张罗酒宴的事,但苏秦本人却比约定的时间迟到了足足一个时辰。他在一大帮达官显贵的簇拥下姗姗而来,见面以后只是朝张仪拱拱手,就把他晾在一边,大模大样地只管和身边的人闲聊;更让张仪气愤的是,后来入座时,苏秦并没有按远来为客的规矩把张仪请到贵宾席位,而是把他挤到桌角下人的位子上。

张仪实在忍不下这口气,他悄然退席,收拾好自己的行装就要离去。就在这时,王老板来了。王老板走进他的客房,把满满一包裹银两放在桌上,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已经身无分文了,这些盘缠请你不要嫌弃。”

张仪愣住了:“我和你素昧平生,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老板微微一笑:“我观先生终非池中之物,日后必然位极人臣。到那时,你别忘了我就行。”

张仪沉默片刻,然后执着王老板的手,郑重地说:“多谢王老板信任,我一定发奋努力,以图大业。”

王老板点点头,又说:“苏秦现在身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国,执掌六国相印,所以你最好还是到秦国去,车马我已替你备好,请即刻上路吧。”

张仪向王老板拱了拱手,随即登程而去。

张仪来到秦国后,他的政治主张果然得到了秦王的重视,尤其是他为对付苏秦而谋划的“远交近攻”之策,更是让秦王大喜过望。张仪被秦王授予相国印绶,秦王全力支持他对内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对外不惜重金各个击破。不出两年时间,秦国的国力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六国,六国联盟名存实亡。

张仪见进一步攻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开始积极备战。这天夜里,他邀请几位大臣正在府里商议攻赵之事,忽然门客来报,说赵国派使臣求见。张仪大吃一惊:我还没有发兵,这消息怎么传得这样快?他又急又惊,快步走到前厅,却见来客竟是王老板,这才心头一松:“你怎么当上使臣了?”

王老板向他深施一礼,说:“因为苏秦大人知道,只有派我来,才能说服你不要对赵国大动干戈。”

听到苏秦的名字,张仪的脸上立刻挂了一层霜:“既然是你来,我也不加隐瞒。不错,我是准备攻打赵国,而且决心已下,不会改变;你就不必回去了,我可以向秦王举荐,让你在秦国为官,你看可好?”

王老板一个劲地摇头:“我生是赵国人,死是赵国鬼,绝不投敌叛国。”他“嘿嘿”冷笑一声,“张相国急于攻赵,恐怕不全是为了统一大业,还有个人恩怨吧?”

张仪铁青着脸背过身去,重重地哼了一声。

“张相国,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王老板缓缓说道,“有这样一对师兄弟,师兄宽厚仁义,师弟心高气傲,两人各在一国为臣,师兄得意,师弟失意。有一次,师弟蒙冤入狱,师兄想出面营救,又怕伤了师弟那脆弱的自尊,于是便悄悄买通狱卒放了他,还赠以重金,助他另寻出路。可惜师弟走了几个小国,都未能受到重视。大凡心气高者,志也易挫,师弟当时万念俱灰,来到师兄处,欲求荫庇。此时,师兄已贵为相国,他深知师弟和自己政见不同,其才又在自己之上,他不忍让师弟屈居于自己手下为臣,更不愿意看到师弟就此消沉,于是故意用百般冷落的办法激发其自强,还特地安排一位客栈老板为他指点迷津……”

“不要再说了!”张仪听到这里已明白王老板故事里的师兄师弟是怎么回事,他喉头哽咽,颤抖着身子走到王老板跟前,眼睛直直地盯着他,半天才说:“难道你送我银两,也是师兄的安排?”

王老板点点头:“不错,我是个生意人,怎会无缘无故地白白送钱给你?”

“师兄啊……”张仪刹那间两腿一软,跪倒在地,“只要有你在,秦国决不兴兵……”张仪说到做到,果然一直等苏秦亡故之后,秦国才开始吞并六国……

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这“三不愧”,说的就是做人的标准。而真正要做到这三条,谈何容易?特别是“内不愧心”,更难。就像这故事中苏秦对张仪的帮助,独具深意,用心良苦,而且还不能为被帮助人理解,以致使原本情同手足的师弟萌生切齿之仇。作为苏秦,他身上具有的就是一种“内不愧心”的情怀了!

不窥探他人的隐私,不偷听他人私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