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10273400000007

第7章 降福人间,导民升仙的西王母和东王公

汉画像石、砖上的神话祥瑞图中,以西王母和东王公最为常见,全国各地出土者累计起来在百种以上,尤以西王母为多。

江苏沛县栖山石椁墓中椁右侧内壁上的西王母形象是时代较早者,大约在东汉初年。西王母戴胜(shèng,古时妇女的首饰)在楼上凭几端坐,为其取食的三青鸟口衔食物巳来到楼下,楼外二仙人在捣制不死之药,三足乌和九尾狐皆口衔食物向楼走来。人首蛇身、马首人身、鸟首人身和一持长剑之人呈一字纵列,向西王母朝拜。该图反映的是各路神仙前来向西王母朝圣的场面。

山东微山两城出土的画像石上,发绾高髻的西王母正面拢手端坐,身穿菱格心形领服装。在她的头顶卧一鸟,肩两侧生祥云,肩右侧榜题“西王母”。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手执便面侍奉西王母,他们的长尾和二祥鸟的长尾交缠构成西王母的宝座。

山东嘉祥宋山出土的祠堂画像石上,戴胜的西王母身穿交领长袍凭几端坐在豆形悬圃之上,身侧有长耳羽人给她打着华盖。玉兔在座侧捣制仙药;蟾蜍在另一侧忙碌。

肩生双翼的长发仙人手执灵芝向西王母走来,鸟首人身者跪坐一旁,双手捧物作奉献状。

河南新野张楼出土的画像砖上,山峦起伏,森林密布,祥禽瑞兽奔跃其间。山顶有一平台,西王母端坐其上,面前有长发仙人手执灵芝前来奉献。

四川彭山双河出土的画像石棺上,西王母拢手坐在左龙右虎的宝座上,正应了《焦氏易林·临之履》:“驾龙骑虎,周遍天下,为人所使,见西王母不忧不怡”之说。

左边,为其取食的三青鸟侍立一旁,九尾狐则作行走回首状;右边,蟾蜍直立而舞,二女子席地抚琴奏乐,她们面前的小圆桌上摆放着耳杯等物;另有一女子手捧求仙药的器皿站立一旁,等待西王母发话。四川新繁、新津、彭山等地出土的画像砖上,西王母也是坐在龙虎座上,显然,这是四川地区西王母形象的特点。

西王母(四川彭山)

陕西绥德四十里铺画像石墓门楣右段,西王母戴胜拢手端坐。一侧是二侍者持可能是灵芝的东西侍立;另一侧一鸟首人身者跪地持灵芝;身后是三青鸟和九尾狐,二玉兔正忙着捣药,玉兔后面长着一株嘉禾。

东王公一般也是正面端坐,身旁有仙人和祥禽瑞兽侍奉。一般是西王母居西,东王公居东,分别代表西、东方,如嘉祥武氏三祠左右山墙的锐顶部分就是如此安排的;嘉祥宋山出土的小祠堂西山墙也是西王母,东山墙是东王公;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墓门立柱上,西王母居西侧立柱,东王公居东侧立柱,西王母旁是玉兔捣药,东王公旁则是仙人捣药;陕西米脂官庄画像石墓中,西王母和东王公也是分别坐在左右门立柱的悬圃上,旁有仙人侍奉或玉兔捣药,陕北其他画像石墓中也有类似图像。

西王母和东王公同在一个画面上的图像比较少见,所见到的皆颇有特点。

河南南阳熊营出土的一块立柱式画像石上,最上端是骑鹿仙人;下边是为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侧身侍立;发绾高髻的西王母拢手端坐在豆形悬圃之上,东王公侧身跪坐,拱手施礼。由此看来,有人说东王公是周穆王的化身是有一定道理的(后面要讲到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传说)。悬圃之下,肩生双翼的玉兔正单腿跪地认真捣制仙药。

陕西绥德军刘家沟画像石墓门楣上的图像似乎更能说明东王公是周穆王的化身。头戴胜杖、身穿交领袍服的西王母拢手端坐左端,身左侧的月轮中有玉兔和蟾蜍,左右有侍者执便面跪坐,鸟首人身者跪奉贡物,三青鸟和九尾狐一旁漫步,玉兔相对捣药,蟾蜍直立弄璋,斑豹抚琴奏乐。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来访的东王公。这不,东王公乘坐的由飞鸟牵引的云车正向前疾驰。东王公坐在刻有云纹的车箱内,身前倾,显示出一副急不可待的神情,他命令驭手挥动长鞭,驱赶三鸟加劲飞翔,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西王母身边。

武氏祠左石室屋顶前坡东段第二层画面上,西王母和东王公分别驾祥云来到祠主坟墓上空,迎接祠主夫妇升天成仙。他们带来了两辆仙车,一股云气从坟中升起,当是祠主夫妇的灵魂分别前去乘坐仙车,随西王母和东王公升天成仙,祠主的家人乘车前来为他们送行。所以说降福人间,导民升仙的。西王母和东王公,主要就是由此图而来的。

从《山海经·西次三经》的记载看,西王母长得很丑,“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好像一位刑神。到《山海经·海内北经》时,西王母似乎没那么厉害了,只是“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到了西汉司马相如写《大人赋》的时候,西王母不仅形象变了,也开始在为长生不死作贡献:“低徊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易林·讼之泰》中也说:“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与天相保。”

汉镜铭文中也有“上有东王父、西王母,生如山石,长宜子孙”、“寿如东王父、西王母,仙人子,立至公侯”等辞句。

《焦氏易林》卷四中说:“西逢王母,慈我九子,相对欢喜,王孙万户。”

由此可见,在汉代人心目中,西王母和东王公能造福人间、导民升仙的思想已根深蒂固。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夏,都城长安和附近郡国的居民聚集在城里街道和乡村大路上,举行歌舞杂技,祭祀西王母,一直延续到秋天。还私下里传递符策,上面写着“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等文字,非常有迷惑作用。

在谈到东王公的来历时,我们曾说他可能是周穆王的化身。这和《穆天子传》一书有关。该书主要讲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经历,颇有神话色彩,也有人认为它是真实的“游记”。不论今天我们如何看这本书,在古代,相信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事是大有人在的,而且汉画像石上的图像也与之暗合。

《神异经·中荒经》中的说法则有些不同。它说,昆仑山上有高人天宇的铜柱,名叫天柱,周长三千里,直上直下如圆柱。柱下有方百丈的屋宇,那是仙人的九府。柱上有大鸟,名叫希有,南向而立,张开它的左翼盖住东王公,张开右翼盖住西王母。希有的背上有一小块没有毛,长达一万九千里,西王母每年一次登上鸟翼会见东王公。

到了这里,成了西王母会东王公,不知为何要作这样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