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10273400000017

第17章 奉死如生的坟墓艺术

朋友,当您在祖国大地上旅游的时候,当您利用探亲访友、出差办事等机会到各地观赏的时候,您在欣赏湖光山色,在自然之美中陶醉的同时,一定也在人文景观中增加了更多的知识,陶冶了您的性情。您一定会对祖先留下的文物之美赞叹不已,也一定会为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民族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您知道吗?在您观览的人文景观中,除了长城、故宫、名人故居、寺庙、佛塔、道观之类的地面建筑和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文物之外,坟墓艺术也占了很大的份额。您到古城西安,除登临大、小雁塔之外,一定会去游览秦始皇陵、茂陵、乾陵,去欣赏兵马俑之美,去欣赏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墓的壁画,而这些就是坟墓艺术。

坟墓艺术包括地面上的坟丘、陵园、祠庙建筑、神道石刻;地下的墓室建筑及其装饰、棺椁及其装饰、随葬品、尸骨装饰等诸多方面。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表达的是生者对死者的哀悼、怀念、崇敬之情。

坟墓艺术同其他艺术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人类自身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无庸置疑的,但坟墓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则与人做梦有关。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山顶洞人的脑容量(1300~1500毫升)与今人相比,已是伯仲之间,其思维能力已相当发达。他们和现代人一样,常在梦中与已故的祖先、亲人会面、交流,由于不能对此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先民们在产生万物有灵观念的同时,产生了祖先和亲人不死的观念,亦即灵魂不灭的观念。换言之,在他们看来,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存方式的转变,死者在阴间世界继续生存,在那里的生活和在阳间相差无几,这种观念至今仍在中国民间保留着。这种生死观和佛教的圆寂、基督教的升天堂或下地狱有天壤之别。它没有彼岸,此岸即彼岸,彼岸即此岸;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看上去像是玩文字游戏,细细品味,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哲学原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生命延续的统一性原则支配了庶民百姓的时间感——过去、现在、未来彼此混合循环而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一条永恒、坚固的生命纽带连系贯通了祖先与家庭、死者与生民、阴间与阳间,而一种伟大的庇护力量沿着这条生命纽带传递到每一个在生之灵,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代人。人们依附在这条生命纽带上,以至能够正视或蔑视死亡,排除对死亡的恐惧。人们相信‘死’是另一种方式的‘生’,是永恒生命运动的循环。故中国百姓总是事死如事生,重视丧葬,使死者有所归。”

考古发掘成果告诉我们,中国早在山顶洞人时代就开始有意识地埋葬死者,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人们开始为死者造墓。墓室很简陋,因为人们居住的山洞就很简陋,他们还不可能造出后世那种造型优美、结构复杂的墓室来,但正是这简单的、有意识的埋葬,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古老的、源远流长的丧葬习俗。在丧葬习俗出现的同时,坟墓艺术应运而生。最初只是在尸骨周围撒上赤铁矿粉。尽管这种在尸骨周围撒赤铁矿粉的含义令人颇费猜测,歧见纷呈,但就其形式而言,这种对尸骨的装饰,属于坟墓艺术当无疑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丰富复杂,坟墓艺术也在不断向前迈进,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盛敛死尸的棺椁开始出现,虽然造型简单,但却丰富了古老的丧葬习俗和坟墓艺术,与此同时,墓室建筑装饰产生了。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出现了蚌塑龙虎图。

到了商代,墓室壁画开始出现,山东滕州前掌大商代墓地4号墓二层台上的彩画虽然已是残不可辨,但其价值却不可低估。在商代晚期,对棺椁的装饰已很流行,在很多地方这一时期的墓葬中都发现了彩绘棺画的痕迹。这些棺画用色多样,纹饰复杂,表明其已脱离原始状态,也就是说对棺椁的装饰早在此前就出现了。

西周以降,坟墓艺术一方面继承古老传统,一方面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到汉代发展到了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