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0272000000059

第59章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从题材上说是极为普通的,但却能做到别有心裁,自出机杼,在同题材作品中可算得上是佼佼者。这首诗的最显著特色在于并非就“送别”两字大作文章,而仅仅着墨于送别以后的行动和思绪的描写,粗看似乎同诗题脱节,但细细琢磨,却又感到十分巧妙。

诗作的首句“山中相送罢”显得十分精炼,一个“罢”字将送别时的种种场景统统略去,包括诸如双方的语言、举止、神态等等,均省而不叙,如此便可腾出笔墨对别后的行为思维进行集中的描写。二句“日暮掩柴扉”的叙写,似乎是说现在友人已经离去,诗人的心境大概也能随着这柴门的关闭而逐渐平静下来吧。在诗的结构上,此句属于起承转合中的“转”。一般的绝句,起“转”作用的往往位于第三句,而本诗却在第二句,这也是本诗的特殊处(首句兼起“起承”作用)。而后两句均是“合”,是以一年一度绿的春草作比,说无知的春草尚有信用,尚且年年均有转绿之时,难道你友人就能一去而不返吗?这两句是诗人在友人离去以后的思忖之辞,表面上看似有对友人的预警意义,而其实质内容却是亟盼友人尽早归返,两人可重叙友谊,再话学问。因此,本诗在写法上,题为“送别”却又无具体送别情节;在结构上,起承转合又不符一般规律,真可谓是一首与众相异之作。但因为本诗后两句的抒情写得特别富有情感,足以打动友人及广大读者的心,故可谓本诗笔法虽然奇特但仍不失为一首佳作,称之为卓而不群之篇是当之无愧的。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二谓:“淮南王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曰:‘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诗人往往沿袭淮南之语,而无新意。”其意谓,王维诗作的后两句正是从淮南小山(按:淮南王是刘安,淮南小山是其门客,作诗“王孙游兮不归”者是后人,谢榛之言有误)所作的《招隐士》那里抄袭来的,并无新意可言。其实,淮南小山之作的诗意是感叹游子不归,但见满目荒草丛生,愈显其凄凉气氛;而王维之作的诗意却是以草绿为反衬,问游子于草长莺飞之时能否归来,两者虽同有王孙及草的意象,但运用的角度却大相径庭,绝不相似,故不能称之为“无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