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0272000000033

第33章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赏析]

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较忠正,至德二载(757)因故被贬。杜甫上疏力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险遭刑戮。后房琯卒于阆州,追赠太尉。杜甫在蜀时,镇蜀能臣严武曾奉诏入朝,徐知道在成都作乱,杜甫曾逃亡滞留在梓州、阆州一段时间,广德二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也离阆州归成都,行前特来房琯墓前告别,表现杜甫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首联叙事点题。“别”字表明以前曾来过,此次是告别。“孤坟”既哀叹老友身后的荒凉萧索,也含有淡淡的自伤情味。颔联兼用夸张与烘托手法写哀情。“无干土”显然是夸张,却生动地表现出悲哀程度之深,低空断云,凝滞愁惨,有烘托作用。颈联转写自己与房琯的友谊。上句以房琯拟谢安,虽有颂美之心,却无溢美之嫌,因二人生前都是朝廷重臣,位至宰辅,确有相似之处。下句以季札自比,表示友人虽亡,己情不变。用典贴切,内容含量很大。尾联以景收,林花飘落,莺啼送客,渲染出一种幽静肃穆的氛围,衬托出坟之孤零与凭吊者之孤单,增加了抒情效果。清人李因笃曰:“言下有‘叹息斯人去,萧条天地空’之感。结语更拈景设色,而弥形其悲。”(《杜诗集评》卷九)

生前的相知是死后以真情相思怀悼的基础。杜甫曾受知于房琯,二人相知。房琯被贬时,杜甫奋不顾身上疏营救,险遭不测。房琯死后,杜甫一如既往,不忘旧情,只身到孤坟告祭,并写下如此深情的诗篇。如此高义,本身就很感人。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概括力极强,更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他人千言不能尽,而公40字括之,是称巨笔”(赵星海《杜解传薪》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