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0272000000031

第31章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在秦州所作。抒发忧国思亲之情,笔力稳健。

全诗结构巧妙,层次井然。前四句似乎信手写来,但仔细体味,均为忆舍弟所设。“断人行”暗逗后文的“未休兵”,而这一点又是“忆舍弟”的关键所在。闻雁、见露、望月无不引发思亲之情,字字包含忆弟之意。全诗一气呵成,流转圆熟,足显大家手笔。

还应提及一点,即“况乃未休兵”一句的含意。实际上,此句诗本是泛指,意谓当时尚处在安史之乱中,处处紧张,常常戒严。并非具体指哪件战事。但宋人黄鹤在此句下作注云:“是年九月,史思明陷东京及齐、汝、郑、滑四州,宜戍鼓之未休。”后人奉此说为圭臬,均用史思明南下作战来解释“未休兵”、“断人行”,笔者所见之书无一例外。其实,此说大有可商之处。杜甫写此诗在“白露”,即当年的八月初八。而史思明南下从范阳发兵已在九月,尚在杜甫作此诗之后,杜甫怎能未卜先知呢?秦州守军又怎能提前“断人行”呢?于理殊乖。或云:杜甫此诗不一定写在“白露节”。退一步说,即使不写在白露节这一天,但从“露从今夜白”这句来品味,定当写于入秋后不久则无疑,绝非是农历九月之物候。如写九月之景,恐怕当是“霜从今夜降”了。此虽无关诗之宏旨,但既然解诗,便当科学确切,以免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