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0272000000003

第3章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赏析]

本诗的内容为写一位幽居深宫的宫女内心的怨恨。艺术手段高明,被明人胡应麟赞之为“妙绝古今”之作(《诗薮》)。

本诗的主要特色是仅诗题着一“怨”字,而在诗作的字面上却无丝毫怨意的痕迹可寻,这便是高度的含蓄蕴藉,非高手难为也。首句从表面看,为白露生玉阶,此乃秋夜之常景;二句写露水沾袜,也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一景;三句写放下门帘,这也是夜深时的寻常一幕;末句写仰望明月,这更是习以为常的动作。然而,作者将这四句看似平淡无奇的镜头串联成诗,并以一股气韵贯穿其中,再加上诗题中一个“怨”字的提醒,立刻就会在读者脑海中产生了一种超越字面内涵的全新意境,令人体会到这是一首写宫女不幸遭遇的诗篇。首句写白露生玉阶,乃使人领悟到秋夜已凉,在此凉气逼人之时,伫立于石阶之上的宫女,恐怕有无数心事要倾诉吧。二句写罗袜生凉,一是续写她的装束之美,进一步点明她的身分。二是以“罗袜”一词使读者产生联想。三是这句中暗藏了一个“望”字,因为夜既深而犹不离玉阶,乃至罗袜被白露所侵,必定有所期待。因此这句虽不着“望”字,读者仍然可以感受到宫女那一双望眼欲穿的美目肯定是牢牢盯着院门,她多么希望能看到君王身影的出现,但是所有的期盼却都落了空。后两句中诗人才不慌不忙地将“望”字推出。其实,这个“望”字在“却下水精帘”的动作发生之前即已存在。女主人公为何要“却下水精帘”,有的注本谓因天气寒凉,故欲放下水精帘御寒。其实水晶制作的门帘是无法御寒的。何谓“却”,还也。“却下”就是“还放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对此字的解释很为准确,而其他注本释“却下”只是“放下”,“却”字没有释意,这是不妥当的。既然在放下前还有一个“还”字,那么就要探讨为何诗人要加这个“还”字,于是就有了以上女主人公望明月后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一段分析,所以这不是笔者妄加推测的杜撰之辞,而是有一定文字为依据的。至于末句,依然是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继续。她落下门帘,本不想再看明月一眼,但还是身不由己地透过水晶帘再向明月投去深情的目光,其原委不难想象,她依旧对君王充满着期望,她多么希望君王能像这玲珑的月色一样进入自己的屋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