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女孩是娇出来的
10269600000034

第34章 点燃女孩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情感,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情感,也是女孩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父母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女孩做到仰慕强者,还要让她懂得同情弱者也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对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谁满怀这种同情,谁就肯定不会伤害人、损害人、使人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够用同情之心对待他人,帮助他人,那么他的行动将会带有公正和博爱的印证。”同情心,是指真心诚意理解他人,设身处地体谅他人,对不幸者持关心、爱护态度的一种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孩子同情别人的行为,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而且是孩子健康成长必备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

同情心也是分担和感受别人忧伤的一种能力,是对是非观点提供支持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情感,女孩有了同情心就能增强对别人想法的理解,才有可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困难,这种感受可以让女孩更宽容、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并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想到帮助别人。而缺少同情心的女孩往往会形成冷漠、孤僻、不合群以及挑剔的性格。

同情心的产生依赖于女孩自我意识、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比如,对他人的需要、情绪、情感的认知与理解。同情心的发展会为女孩良好的社会行为,比如,助人、分享、谦让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同情心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慢慢发展的,在教育好的家庭培养得快一点,在教育不良的家庭发展得慢一点。”女孩的同情心在早期只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和需要,但这种情感和需要并不能等同于行为,更不会是自动化的习惯。要将女孩的同情心变成行为或习惯,就需要父母的努力。一般来说,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做到这一点。

1.不要扼杀女孩的同情心

生活中,女孩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她也跟着哭。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父母由于不了解女孩心理发育的特点,不知道这是女孩有同情心的表现,就会很不耐烦甚至很生气,会毫不犹豫地将女孩训斥一通。久而久之,女孩就会产生认识的偏差,觉得自己同情别的小朋友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此,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形,父母最好给予女孩一些正确的引导。比如,给女孩手绢,让她去给正哭着的小朋友擦擦眼泪,鼓励女孩用小手轻轻地拍拍哭泣的小朋友等。这样,可以教给女孩正确的表达同情的方法。

2.通过让女孩养小动物培养她的同情心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幼年、童年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很富有同情心。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会感情冷漠,特别是在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为冲动易怒,行为残忍,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为了培养女孩的同情心和丰富细腻的感情,父母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女孩饲养小动物。

在女儿佳佳很小的时候,侯军家里就养了只猫,那是侯军在结婚前收养的。佳佳刚会走路时,侯军送给她一只小兔子,佳佳爱它如珍宝,刚会写一点字,就开始为它做生长记录,自觉地担负起了喂养它的责任。后来,侯军还让她养了一只鸟和一只小乌龟。好多朋友都劝他,不要让孩子养宠物,一方面是孩子接触宠物不卫生,另一方面是如果宠物有个三长两短,孩子稚嫩的心灵会承受不住。但侯军却认为,只要父母掌握尺度,让宠物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孩子就不会因宠物而染病;宠物出现生老病死的情况,这是自然规律,孩子早晚都要明了这一真相。除掉这些顾虑,侯军让女儿养宠物,为的是培养她的同情心,因为女孩本身就是弱小的,让她学着照顾宠物,其实也就是让她学习照顾比自己还要弱小的生命。

3.让女孩进行“角色置换”

“角色置换”就是让女孩去感受别人的悲欢愁苦,让她设想自己就是那不幸者,体验不幸者所具有的感受。例如,当女孩把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小朋友的头上起了个青疙瘩,痛得大哭不止时,父母就可以问女孩;“要是别人把你推倒,头上起个大疙瘩,你痛不痛?”女孩只要一想象,自身就与不幸者“调换”了位置,心理上甚至生理上就会感到一阵疼痛。当女孩能深切地知道别人的身心感受时,她就容易产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并会有帮助其解脱不幸的愿望和行动。

4.父母要让女孩明白你们也需要她

当家庭成员生病、受伤或心情不好时,父母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向女孩“诉说”,并向她寻求“帮助”。比如,让女孩给生病的爸爸拿块糖,或者帮爸爸拿药等。家庭成员遭遇伤病时,父母最好不要为了怕给女孩施加压力而隐瞒事实真相,限制她表达同情的行为,而应该给女孩恰当的机会,让她表达自己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