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病从脾胃生
10268400000017

第17章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

互相出见论

气不可相逆而乱

黄帝说:什么叫相逆而乱?岐伯说:清阳之气不上升反而下扰于下焦阴位,浊气不下降反而上扰上焦阳位。营气顺行于脉中,而卫气却偏离正常循行,以致清浊相干扰,乱于胸中,称为大?。所以气乱于心,则心神烦躁,沉默寡言,俯首静卧;气乱于肺,则前俯后仰、气喘急促;气乱于肠胃,则上吐下泻,发为霍乱;气乱于手臂、胫部,则四肢厥冷;气乱于头,就会引起气逆上冲,头重脚轻,眩晕仆倒的病症。

《灵枢?官能》说:病是因清气下陷,浊气上逆所致的,就应当引导下陷的清阳之气上行于上焦阳位,并导引上逆的浊阴之气下降于下焦阴位,上下相引,使得清升浊降。《内经》还说:病邪在经脉中的,治就应该用发散的方法和药物治疗。

五乱治则通说

黄帝说:在针刺治疗五乱的病症时有一定的规律吗?岐伯说:五乱病症的产生有一定规律,故治疗时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有探明病症发生及治疗的规律,才是强身防病的重要法宝。黄帝说:讲得好,我想了解其中的道理。岐伯说:气乱于心的,针刺时应取手少阴心经的输穴神门、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大陵二穴。

在药物治疗方面,要补益脾胃,以壮后天之本。当用甘温的人参、黄芪、炙甘草等健脾补益元气;用甘寒的药物,如麦门冬滋阴泻火;用酸味的药物,如五味子收敛精气;用少量的苦味药,如黄连通泄心火;用微苦辛甘的轻剂,如升麻、柴胡升发清阳之气。诸药合用,导出邪气,保存精气,引导营卫之气往来贯注,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气乱于肺的,针刺时应取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和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

对于气乱于肺的,当用苦甘寒的药物,如黄芩、知母清肺泻火、滋阴润燥,以分化在胸中互相干犯的清浊之气;如果湿热下侵肾而引起痿证的,则应当导化湿热;如果鼻流清涕且量多的,权衡选用辛热如细辛之类的药物治疗。但仍要注意引导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行走于心肺阳道,不使湿邪损害下焦肾脏,选择的治疗穴位应该是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

气乱于肠胃的,针刺时应取足太阴脾经募穴章门,和足阳明胃经募穴中脘(输穴陷谷)。如果病仍不愈的,再针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

因为是足太阴脾虚,所以应该取脾的募穴章门导出邪气,引导保存精气行于血脉之中。有一种说法,腑的输穴是用来治疗腑病的。如果胃虚食少,导致足太阴脾无所运化的,就应当取胃的募穴中脘治疗,以调补精气,加强胃的功能,使胃能够受纳水谷饮食,使脾有所运化。如果是气机逆乱,发生上吐下泻的霍乱,就应当针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到胃气恢复通降功能,症状减轻,便停止针刺。倘若胃气逆上,仍不下降,就再针刺足三里治疗。

气乱于头的,针刺时应取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和大杼穴;如不愈可再刺足太阳膀胱经的荥穴通谷和输穴束骨。

先取天柱、大杼两穴,不补不泻,这是用徐入徐出的导气法。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不补不泻,主要是为了通畅足太阳之经气。如果病人昏厥不醒人事,就应该深刺通谷及束骨两穴。天干“丁”,代表心火,“己”代表脾土,因此也可取心经及脾经的有关穴位,以导去清浊相干的乱气。如果用药物治疗,可以选用太阳经的引经药,如羌活、藁本、防风等,并加少量苦寒及甘寒的药物,以导去清浊相干之气。这些清凉的药物,只能作为辅佐药或者使药。

气乱于手臂胫足的,先针刺局部的血脉,泻去淤血,然后再针刺手阳明大肠经的荥穴二间、输穴三间及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液门、输穴中渚,若病在下肢,则再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内庭、输穴陷谷及足少阳胆经的荥穴侠溪、输穴临泣。诸穴合用,以调理四肢营卫之气。

要寻找手足经络循行路线上充盈的血络,全部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通畅脉络,然后治疗四肢痿软及手足逆冷,都用不补不泻的导气法,在下部阴位深刺以引导阳气上行。“引而上之”中“上之”的含义是,出其伏藏在营血中的阳气,祛除上逆的浊气。痿厥均为阴火有余、阳气不足而陷藏于营血之中。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其清者为营,血为营气,浊者为卫,营血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如果清浊相干,营卫互乱,就不能完成其营养四肢、温煦肌肤的作用而发生痿厥。因此,治疗时应首先从营血中引导阳气升举到阳位,然后再泻除阴火,这就是导气同精的方法。

黄帝说:补泻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进针和出针都应缓慢,以扶助正气,引邪外出,这种手法称为“导气”。运用这种手法,给病人柔和地补泻以扶正祛邪,这称为“同精”。这主要是五乱病症既非邪气有余所致,也非正气不足所致,而是气机逆乱的缘故。黄帝说:这些论述的确精辟,分析也清楚详尽,请允许我将它记录在玉版上,命名为“治乱”吧!